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平煤高中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实验班)(12月份)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13小题)

1、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 . 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 . 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 . 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2、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下题.

(1)“嫦娥二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1)
A . 卫星 B . 行星 C . 恒星 D . 星云
(2)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二号”属于(  )

①河外星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太阳系  ⑤总星系.

(2)
A . ①②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3、  2007年3月26日,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乘坐的专机,于当地时间(东二区)12时40分降落在莫斯科伏努科沃2号机场,开始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年”开幕式等活动.据此回答下题.

(1)当胡锦涛到达伏努科沃2号机场时,北京时间为(  )

(1)
A . 3月26日12时40分 B . 3月26日18时40分 C . 3月27日12时40分 D . 3月27日18时40分
(2)在访问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莫斯科的日出方向为东北,日落方向为西北 B . 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C . 地球公转的速度在逐渐变快 D . 北京的夜长小于12小时,且在逐渐变长
4、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甲,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0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 ,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下题.

(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1)
A . 12:00 B . 12:40 C . 11:20 D . 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

(2)
A .   英国伦敦 B . 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D . 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3)图乙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3)
A . B . C . D .
(4)该学校大约位于(  )

(4)
A . 21.5°N B . 21.5°S C . 45°N D . 45°S
5、

如图为我国①、②两地某日日出、日落(北京时间)及太阳运行轨迹示意图.回答下题.

(1)该日最可能是(  )

(1)
A . 3月21日 B . 6月22日 C . 9月23日 D . 12月22日
(2)①地可能为(  )

(2)
A . 乌鲁木齐 B . 成都 C . 北京 D . 上海
(3)①地位于②地的(  )

(3)
A . 东北方向 B . 西南方向 C . 东南方向 D . 西北方向
6、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11年10月20日华北地区遭遇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据此完成下题.

(1)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1)
A .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 .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 .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 .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2)
A . 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 . 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 . 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 . 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7、有一则关于合肥的天气资料:前两天天高云淡,气温较低,第三、四天云量逐渐增多,云层加厚,出现连续性降水,第五天雨过天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据此完成下题.

(1)根据资料分析,合肥的这次降雨类型是(  )

(1)
A . 地形雨 B . 锋面雨 C . 台风雨 D . 对流雨
(2)影响合肥地区这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2)
A . B . C . D .
8、

如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上述“某月”是(  )

(1)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10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

(2)
A . 东南风 B . 东北风 C . 西南风 D . 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3)
A . 高温多雨 B . 低温少雨 C . 温和多雨 D . 炎热干燥
9、地震波又可分为横波和纵波.回答下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1)
A . 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 .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 .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 .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2)岩石圈是指(  )

(2)
A . 地壳 B .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C . 地壳和地幔 D .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10、

读两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都不同 B . 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 乙为地中海气候 D . 上述两种气候在各大洲中都有分布
11、

读图完成下题.

(1)当①岛附近海域形成明显的低压的中心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此时亚欧大陆受印度低压控制 B . 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C .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 . 罗马正值多雨时期
(2)有关②、③两地天气、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②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B . ③地比②地阴雨天少 C . ③地气候形成与洋流密切相关 D . 七月份,②地气温比③低;1月份,②地气温比③地气温高
12、

读图,回答下题:

(1)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则最能代表台风登陆我国的环节是(  )

(1)
A . B . C . D .
(2)

若如图表示我国东部夏季季风环流示意图,则③表示哪个区域大气的热力状况(  )

(2)
A . 陆地 B . 海洋 C . 高空 D . 以上都不是
(3)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则①是(  )

(3)
A . 风海流 B . 上升流 C . 暖流 D . 寒流
(4)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目前人类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施加一定影响的是(  )

(4)
A . B . C . D .
13、

如图是海洋某区域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回答下题.

(1)有关该区域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北半球、暖流 B . 北半球、寒流 C . 南半球、暖流 D . 南半球、寒流
(2)若该海域为太平洋,则图中所示洋流名称为(  )

(2)
A . 日本暖流 B . 加利福尼亚寒流 C . 东澳大利亚暖流 D . 秘鲁寒流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A、B两气压中心的名称:A      ,B      

(2)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以      为主要特征.

(3)D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因此,季风气候的形成除了      外,还有      

(4)东亚地区季风气候典型的原因      

2、

图1表示30°N~60°N的亚欧大陆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      ;冬雨夏干的气候分布在      地区,其形成原因是      

(3)D处常年受      气团控制,其气候特征为      

(4)图2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将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类型的代表字母对应填空:①      ,②      ,③      

3、

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3)从C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

(4)简要说明①、②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气团.

(2)此图为      锋示意图.

(3)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气压最高的是      地,属阴雨天气的是      地.

(4)E地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是:①锋面过境前      .②锋面过境时      .③过境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平煤高中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实验班)(12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