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段考试政治试题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4小题)

1、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陈云说:“学好哲学,终生受益”。上述论述表明哲学的作用有(    )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更好的艺术

③哲学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是(    )

A . 心者,神明之主,万物之统也 B . 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C .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 .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必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①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直接推动全而建成小康社会述设的进程

③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物质基础

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步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4、为了便于交流思想,某班级创建了微信群“思古论今”。大家在群里提出问题,分享见解,激烈辩论……从哲学角度看,微信群(    )

①建立了人际之间的新联系

②改变了社会关系的客观性

③创造了社会交往的新规律

④丰富发展了人的社会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5、为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17年1月10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将“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把“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并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落实。用“14年抗战”取代“8年抗战”坚持了(    )

A .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 . 重视部分,服务整体 C . 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D .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6、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的确立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7、云计算是当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的一个热点,其核心理念是对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按需为用户提供服务。该理念表明(    )

A .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B . 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 . 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D .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8、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多年来,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城镇化的深入进步,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这表明(    )

A .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 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C .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D .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9、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对安静理解更为深刻,因为他懂得(    )

①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②差别和对立以同一为前提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④事物的静止都是相对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0、有着中华文化“活化石”之称的成语,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它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    )

A .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B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C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 . —叶障目,不见泰山
11、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我国全面实施了精准扶贫战略,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精准扶贫方略的哲学依据是(    )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②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③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

④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不同特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12、我国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以哲学智慧解决难题的典故不胜枚举。下列典故中体现创新意识的是(    )

①凿壁借光

②疱丁解牛

③曹冲称象

④田忌赛马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13、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決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对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    )

①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要求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4、李克强指出,做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绝不是小事,“人民群众是我们心中的大人物”。这是因为(    )

A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 .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参与者 C . 人民群众的意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D .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改革的归宿点
15、下侧漫画《议论》告诉我们(    )

①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人的不同认识

②人生价值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

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④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质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6、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同时,根据我国现阶段人口状况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我国放开“二孩”政策。这体现了(    )

①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这首《江雪》以一幅寂静的雪景画面,写出他被贬永州之后的悲凉心境,同时也寄托了他超凡脱俗的生命追求。这告诉我们(    )

A .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B .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 . 环境的改变必然引起思想的变化 D . 意识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18、2016年8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太空科学旅程。“墨子号”承载着在国际上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已有百年历史的量子理论的真实性。这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③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④人类可以有意识地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东西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19、研究发现,大脑内也存在免疫系统的淋巴管道,这颠覆了几十年来教科书中的旧概念,它将对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产生重要的影响。这表明(    )

①实践的发展推动了认识进步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④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0、“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如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通过推动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提升各国间的互联互通,进而实现了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够实现质的飞跃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里强调的是(    )

A .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 .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C .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要重视量的积累 D .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要促成质的飞跃
22、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求回归住房的居住属性。这告诉我们,推进住房市场化改革必须(    )

A .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 .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C .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 .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23、2016年12月14日,《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小目标”“葛优躺”“吃瓜群众”等人选。流行语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平民化特征,说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决定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4、2016年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奋勇拼搏,一路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应该(    )

A . 发挥自身潜能为社会做贡献 B . 坚持个人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 C . 在实践中表现出自尊和自强 D . 重在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来源,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科技进步的“孵化器”、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平衡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巨大进步,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不断改善。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投入制度、贫富差距等因素,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义务教育的师资和办学条件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材料二:为贯彻共享发展的理念,教育部先后下发了一系列通知,旨在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重点院校录取率,提高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升学率。其中的要求因涉及东部省份要调出一些生源指标给中西部省份,引起了东部省份部分家长和考生的担忧。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推动教育公平的依据。

(2)请你向有关部门就如何避免或缓解东部省份家长和考生的担优提出两条建议,并指出哲学依据。

2、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意见》指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必须保证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专家在解读一号文件时指出了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粮食生产上,一方面,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进口量、库存量也在增长。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2324亿斤,进口粮食却高达 2500亿斤。这是怎么回事?究其原因,一是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竞争力不够,产出来不见得卖得出去,只好进仓库。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认识所体现的方法论要求。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知识,对我国粮食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体表现为人们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权利和义务对称的精神、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等等。法治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说明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什么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4、    中医和西医的碰撞和交流由来已久,对中西医各自的优缺点也是众说纷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医传入中国后,中西医学开始碰撞与交流,有的中国医家尝试“中西医汇通”,主张“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

    医家朱沛文广泛阅读当时翻译的西医书籍,并到西医院观察尸体解剖。他指出,“中华儒者,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洋智士,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因此中西医应“通其可通,而并存其异”。

    1917年,余云岫出版《灵素商兑》,批判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医锢于歧黄,凿空逃虚,不征事实,其中毒久矣。不歼《内经》,无以绝其祸根”,主张“废止中医”。

    1930年,中医界兴起“中医科学化”运动,改良中医。“以我囯固有之医药学说,择其确有精义者,用科学方式解释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提倡中西医结合。并提出,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一方取代或包容另一方,或者说中西医简单的统一,而是通过充分发展融合到更高级的形态当中。

(1)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对中西医关系的认识过程。
(2)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说明如何看待中医的发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段考试政治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