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堂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地理试卷(3月份)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 . 商业区 B . 工业区 C . 住宅区 D . 文教区
2、

读世界及甲、乙、丙、丁四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回答下题.

(1)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1)
A . B . C . D .
(2)1995~2000年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2)
A . 甲、乙、丙、丁 B . 丁、丙、乙、甲 C . 甲、丙、乙、丁 D . 乙、甲、丙、丁
(3)甲、乙、丙、丁依次是(  )

(3)
A . 欧洲、亚洲、拉丁美洲、非洲 B .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 C . 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 D . 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欧洲
3、

读图,回答下题.

(1)在1950~2005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1)
A . 亚洲 B . 大洋洲 C . 非洲 D . 欧洲
(2)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发展中国家(  )

(2)
A . 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严重 B . 大多数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问题 C . 大多数国家面临着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D . 大多数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4、

读中国的人口红利图,回答下题.

(1)我国人口红利最大的是(  )

(1)
A . 1958年 B . 1994年 C . 2012年 D . 2021年
(2)关于人口红利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 . 加重社会负担 B . 促进经济增长 C . 加速城市化进程 D . 拉动消费
5、1976年以后,我国的少儿扶养比逐渐降低,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经济迅速发展 B . 医疗条件改善 C . 计划生育实行 D . 人们观念更新
6、

如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 . 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 . 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 . 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④时期最符合的国家是(  )

(2)
A . 埃及 B . 中国 C . 法国 D . 新加坡
7、

如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回答下题.

(1)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1)
A . 年轻劳动力过剩 B . 老龄化趋势显著 C . 自然增长率上升 D . 人口出生率较高
(2)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2)
A . 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 . 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 . 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 . 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3)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

(3)
A . 中国 B . 日本 C . 印度 D . 泰国
8、

如图是“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或地区是(  )

(1)
A .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 .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2)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因素是(  )

(2)
A . 政治因素 B . 环境因素 C . 经济因素 D . 文化因素
9、

读“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回答下题.

(1)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省区位于我国的(  )

(1)
A . 西北地区 B . 东部沿海地区 C . 中部地区 D . 东北地区
(2)据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 B . 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最多的省区 C .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吸引甘肃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原因 D . 江苏省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目的是务工
10、

如图为“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规模示意图”,①为城市间人口迁移;②为城乡间人口迁移,③为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读图回答下题.

(1)人口迁移类型与其主要成因的正确组合是(  )

(1)
A . ①﹣﹣耕地面积的变化 B . ②﹣﹣经济全球化 C . ②﹣﹣城乡经济差异 D . ③﹣﹣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目前发达国家人口迁移规模特征处于(  )

(2)
A . 甲时期 B . 乙时期 C . 丙时期 D . 丁时期
11、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题.

(1)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 . 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 . 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 . 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2)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

(2)
A . 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 . 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C . 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 . 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12、

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1)
A .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 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 .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 .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2)
A . 人口老龄化 B . 自然因素 C . 政治因素 D . 经济因素
13、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下题.

(1)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1)
A . 耕地面积在减少 B . 总人口数在增加 C . 人均耕地在减少 D . 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2)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2)
A . 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 .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 . 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 . 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下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8亿~9亿
(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1)
A . 15亿~16亿 B . 15.1亿或16.6亿 C . 8亿~9亿 D . 14亿~15亿
(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2)
A .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 地区开放程度 C . 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 . 国家人口政策
15、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下题.
(1)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1)
A . a<b<c B . c<b<a C . b<a<c D . a<c<b
(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2)
A . 四川﹣水力资源 B . 江苏﹣气候资源 C . 黑龙江﹣矿产资源 D . 新疆﹣水资源
16、

若如图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据此回答下题.

(1)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  )

(1)
A . M处 B . N处 C . O处 D . P处
(2)沿图中EOF线所作地租水平曲线正确的是(  )

(2)
A .       B .       C .       D .
17、

如图表示某城市一区域地铁不同时段的平均客运量,完成下题.

(1)这个区域最可能是(  )

(1)
A . 中心商务区 B . 高级住宅区 C . 重化工业区 D . 公园游览区
(2)在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及其发展模式时,共同采用的一项指标是(  )

(2)
A . 人口密度的变化 B . 居民的职业结构 C . 地价的高低 D . 土地利用的类别
18、

如图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

(1)
A . 商业用地 B . 工业用地 C . 政府机关用地 D . 居住用地
(2)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 . ③区为中心商务区 C . 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 . 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19、

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下题.

(1)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

(1)
A . 0~2 km处 B . 2~3 km处 C . 3~5 km处 D . 6~7 km处
(2)距市中心2km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  )

(2)
A . 交通通达度低 B . 环境质量差 C . 地租昂贵 D . 服务设施差
20、

如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

(1)
A . 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 . 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 . 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 . 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2)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2)
A . 政策、劳动力 B . 市场、劳动力 C . 地租、市场 D . 政策、地租

二、解答题 (共4小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与图2中Ⅰ、Ⅱ、Ⅲ、Ⅳ哪种人口增长模式对应:甲对应        乙对应        丙对应        丁对应      

(2)图1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与图3中①、②、③、④哪种人口年龄结构对应:甲对应       乙对应        丙对应        丁对应      .图1中丙区域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丁区域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2、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与      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      地区和      地区向      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3、

读城市地租立体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租最高峰在      处,因为            

(2)该图反映了城市土地价格和租金随      的变化而变化.除该因素外,地租高低还受      的影响.

(3)图中D区应是      (功能区),因为      

(4)图中B处应为      (功能区),其布置在该处的优势主要是      

4、

如图表示“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该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有:中心商务区、批发与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域功能区的名称:A为      ;C为      ;D为      

(2)B为      .其区位优势是      

(3)E为      .其理由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3-201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堂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地理试卷(3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