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力的国际单位是( )
A . 千克
B . 牛顿
C . 帕斯卡
D . 焦耳
2、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 )
A . 临近中午,同学们将皮带勒紧些
B .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
C . 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 . 给自行车轴转动处加润滑油
3、下列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 .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自然放置的弹簧
B . 空中来回晃荡的秋千
C . 机械钟内卷紧的发条
D . 手工课上用的橡皮泥
4、如图所示,能构成平衡力的是( )
A .
B .
C .
D .




5、小明同学在一个塑料瓶的侧壁上戳了三个大小相同的洞用来探究水的压强与水深之间的关系,下面四个图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
B .
C .
D .




6、取一空铁皮罐,里面放少许水,将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烧开后将铁皮罐罐口用盖子盖紧,小心放进盆内,然后用冷水浇铁皮罐,铁皮罐变瘪成了“丑八怪”,如图所示.让它变丑的原因是( )
A . 冷水的压力使铁皮罐变瘪
B . 罐内外压力差使铁皮罐变瘪
C . 铁皮罐内的空气膨胀
D . 铁皮罐变瘪于压力无关
7、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
过路涵洞
B .
拦河大坝
C .
下水管“存水弯”
D .
船闸




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移动物体A时.当沿不同方向分别用F1、F2、F3的力,以不同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时,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F1=F2<F3
B . F1<F2<F3
C . F1>F2>F3
D . F1=F2=F3
9、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可知( )
A . 0﹣t3的整个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一直不变
B . 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所受合力为20N
C . 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所受浮力为20N
D .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3.5×103kg/m3
10、相传在1665年秋天,22岁的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思考问题.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下来,正好打在牛顿的头上.牛顿想: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他刨根问底,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对当时正在加速下落的苹果而言,不断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 )
A . 质量
B . 动能
C . 重力势能
D . 密度
11、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功率越小,则做功一定越慢
B . 做功越多,则功率一定越大
C . 功率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 . 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在总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12、
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80km/h.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设有安全线,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 . 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B . 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C . 气体流速小,压强小
D . 气体流速小,压强大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泸州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之花香溢洒城.大街上的人行道上铺设有凹凸刻纹的盲道,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底与地面的接触 变小了,从而增大了 .同学们从教室下楼到操场时都不拥挤并且走得较馒,以避免前面有同学意外停下来,后面的 同学由于 会继续“前进”,而发生踩踏事故.
2、立定跳远时,用力向后蹬地面,就能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使他向前的施力物体是 ;如果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时就会感觉很滑,影响跳远成绩,这是因为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动变为滚动,使摩擦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受到8N的水平推力时,箱子未推动,这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8N(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2N时,木箱恰好做匀速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合力为 N;当水平推力继续增大到15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
4、中国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二指禅”绝活令人称奇.一个重为600N的人表演时,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两个手指的触地面积共为2cm2 , 则两个手指对人的支持力为 N,与这两个手指接触的地面受到的压强为 Pa;若该“二指禅”绝活保持静止1min,则两个手指对人做功 J.
5、如图所示为小猫钓鱼时的情景,小猫始终保持“左手”的位置不变,当有鱼上钩时,鱼竿会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小猫用“右手”拉竿将鱼悬于空中静止,此时“右手”拉竿的力 鱼线对竿的拉力(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若小猫为了减小“右手”拉竿的力,可适当 “两手”握竿的距离(选填“增大”或“减小”.)
6、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空中飞机加油的国家之一,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匀速水平飞行的战斗机加油,加油过程中,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是 的;刚加完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速度匀速飞行,则加油后的战斗机与加油前相比,其动能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7、小芳想把重800N的木箱A搬到高h=0.6m,长L=2m的斜面上,如图所示.她 沿斜面向上用F=300N的拉力使木箱A以v=0.3m/s的速度匀速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顶端.则拉力F的功率是 W;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木箱A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
8、水平放置的平底薄壁敞口容器A重4N,底面积是2×10﹣2m2 , 内装有重为15N的水.不吸水的正方体塑料块B的密度为3×102kg/m3 , 边长为10cm.有一体积和质量均可忽略不计的细线一端系在B下表面的正中央,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的正中央,如图所示.B保持静止后被拉直的细线长为L=4cm,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cm(g=10N/kg,ρ水=l.0×103kg/m3),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 Pa;拉直的细线对塑料块B的拉力是 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 Pa.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伽利略在400多年前的研究思想至今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伽利略曾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左边一个固定的斜坡上滚下一个球,球又滚上右边不同坡度的斜坡,如果球没有受到摩擦的作用,他认为这个球在古边任何坡度的斜坡上滚到的最大高度都与起始高度一样,好像这个球“记住”了起始高度.
(1)如图所示是伽利略想象的每隔相同时间在右侧不同坡度的斜坡上球的位置,他认为当斜坡倾角变小时,小球的速度减小得更 (选填“快”或“慢”),于是他大胆推测:当斜坡变成水平面时,球的速度就不再变小,球将做匀速滚动.
(2)伽利略认为,球匀速滚动是球的“自然运动“状态,“自然运动”是球所具有的属性.在我们今天看来,球的这种属性称为 .
(3)我们学习了“能量”的知识后知知道,事实上球“记住”的是能量.因为存在 力,球将不会到达起始高度,导致过程中球的机械能减少.
2、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红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轮,第二次使用铝制滑轮,第三次使用铁制滑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物重G/N | 物体上升的距离h/cm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N |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 s/cm | 机械效率η |
1 | 3 | 10 | 1.6 | 30 | 62.5% |
2 | 3 | 10 | 2 | 30 | |
3 | 3 | 10 | 2.5 | 30 | 40% |
(1)这个实验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弹簧测力计.
(2)在实验操作中应沿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3)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二次实验的机效率为 .
(4)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物体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5)若不计绳重与摩擦,根据第3次实验数据可知:铁制的滑轮重 N,如果用铁制的滑轮提升的重物重力增大到 N时机械效率为80%.
3、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有刻度的均匀直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规格均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 杆左端向上翘.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并静止.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可以在B点处挂 个钩码或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处拉杠杆,若采用弹簧测力计拉的方法,要使弹簧测力计拉力最小,则应该沿 的方向拉,其目的是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世界心脏联盟确定:每年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八年级的朝阳同学体重为450N,在一次100m水平直跑道的短跑赛中,成绩是12.5s,试求:
(1)他短跑赛的平均速度;
(2)在今天物理学科考试的90min的时间内,朝阳同学心脏的功率为1.5W,则他的心脏做了多少功;这些功与朝阳同学跑上多高的斜坡(如图所示)时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相当.
2、中国是世界上少数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之一,能够悬停在深海处是蛟龙号的尖端技术之一,蛟龙号的相关特征参数如表所示.当“零负荷”的蛟龙号下潜到深海悬浮,此时观测窗距海面6000m(海水的密度取为ρ=1.0×103kg/m3 , g=10N/kg).试求:
空重 | 22t | 最大负载 | 240kg |
最大设计深度 | 7000m | ||
观测窗面积 | 4×10﹣2m2 |
(1)观测窗所受的海水压力;
(2)“零负荷”的蛟龙号排开海水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