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上墅私立高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5小题)

1、

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下列地形区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    )

A . 汾河谷地 B . 长江三角洲 C . 泰山 D . 喜马拉雅山
3、下列我国地区的地表形态,主要由于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

A . 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 B . 河西走廊中辽阔的戈壁 C . 青藏高原上林立的雪峰 D . 太湖平原上稠密的河网
4、

如图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5、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关系的应该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6、

读图

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  )

A . 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B .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 . 地球经过了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 D .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中
7、在劳动节到儿童节这段时间内,湖州(  )

A . 昼长夜短,且白昼不断增长 B . 昼长夜短,但白昼不断缩短 C . 昼短夜长,且黑夜不断增长 D . 昼短夜长,但黑夜不断缩短
8、王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题.

(1)王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16时.该岛的区时为(  )

(1)
A . 东十二区 B . 东四区 C . 零时区 D . 西四区
(2)王先生发现正午时当地物体都没有影子,而手机上的日期为9月23日,当地的昼夜之比为(  )

(2)
A . 1:1 B . 2:3 C . 1:2 D . 2:1
9、下列属于内力作用的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地震  ④搬运  ⑤火山喷发  ⑥堆积.

A . ①②④⑥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⑥
10、

如图为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状况图,若图中的气压分布状况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则图中四点气温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11、

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含义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风向;②摩擦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地转偏向力 B .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风向;③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 C .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摩擦力;③地转偏向力;④风向 D . ①地转偏向力;②风向;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摩擦力
12、

读“气旋和反气旋图”,回答下题.

(1)图中表示影响我国的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

(1)
A . B . C . D .
(2)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在秋季常出现的“秋高气爽”的天气系统是(  )

(2)
A . B . C . D .
13、下列各种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 瀑布、戈壁 B . 沙丘、黄土沟壑 C . U形谷、喀斯特地貌 D . 三角洲、冲积扇
14、史籍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太阳活动现象发生在(  )

A . 内部圈层 B . 光球层 C . 色球层 D . 日冕层
15、海沟的形成原因是(  )

A .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B .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C .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张裂 D . 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张裂
16、下列地形中属于地堑构造的是(  )

①华山西峰    ②峨眉山万佛顶    ③吐鲁番盆地    ④渭河谷地.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7、下列水循环的环节中,目前人类能施加影响的环节主要是(  )

A . 蒸发 B . 降水 C . 水汽输送 D . 地表径流
18、关于能源资源及其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煤炭时代” B . 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C . 18世纪中期以前,煤炭在人类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 D . 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
19、下列天气现象或谚语中与冷锋活动有关的是(  )

A . 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 B . 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 C . 台风云娜带来的暴雨 D . 一场春雨一场暖
20、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聚落仅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 . 聚落主要指乡村,不包括城市 C . 聚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风俗文化 D . 城市的规模较大,人口数量少,密度高
21、

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

A . 地形因素 B . 河流因素 C . 气候因素 D . 矿产因素
22、自1861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  )

A . 气温不断下降 B . 气候没有变化 C . 全球降水量异常增多 D . 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23、浙江省的自然带属于(  )

A . 热带雨林带 B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4、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 . 地形 B . 生物 C . 成土母质 D . 气候
25、我国内蒙古高原由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此种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属于(  )

A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 垂直分异规律 D . 地方性分异规律
26、下列陆地资源中,既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又属于能源的是(  )

A . 生物资源 B . 水资源 C . 石油、天然气资源 D . 铁矿资源
27、减轻台风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最重要的措施是(  )

A . 植树造林,修建各种水利设施 B . 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C . 进行人工消雨作业,减弱台风的暴雨和风速 D . 台风季节做好沿海居民的迁移工作
28、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

A . 世界上许多物种的灭绝速度呈现减速的趋势 B .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雪线的海拔高度上升 C . 亚热带地区降水量持续增加 D . 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29、

某日城市①(16°S,48°W)的白昼时间为12小时40分钟.据此回答下题.

(1)该日城市①与②(0°,78°W)日出时间相差(  )

(1)
A . 2小时 B . 2小时20分钟 C . 1小时 D . 3小时40分钟
(2)居住在城市①的某人,该日上午8:00出发,坐4小时飞机到达城市②,将停留几天.此人这一天经历的白昼时间应为(  )

(2)
A . 14小时20分钟 B . 10小时20分钟 C . 12小时40分钟 D . 11小时40分
30、在下列世界著名渔场中,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渔场是(  )

A . 纽芬兰渔场 B . 北海道渔场 C . 秘鲁渔场 D . 北海渔场
31、

如图是大西洋局部洋流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洋流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B . b洋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 C . 洋流能使污染范围不变,污染程度减轻 D . 甲海区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32、

第31届奥运会将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据此回答下题.

(1)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  )

(1)
A . ①②之间 B . ②③之间 C . ③④之间 D . ④①之间
(2)关于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期间的说法中,正确的(  )

(2)
A .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B . 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慢 C .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 . 广州昼短夜长
33、

下面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四条曲线中表示反气旋过境前后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34、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此景观体现了(  )

A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 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D . 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35、

如图为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丙、丁四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

(1)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丁、丙 C . 甲、乙、丁、丙 D . 甲、丙、乙、丁
(2)若甲、乙同在陆地,且位于同一经线上,则甲地(  )

(2)
A . 位于乙地北侧 B . 位于乙地南侧 C . 纬度高于乙地 D . 纬度低于乙地

二、综合题 (共2小题)

1、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      带,B.      带,C.      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      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      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

读北半球某地的等压线示意图(单位:百帕),依次回答

(1)按照近地面中心气压状况划分:C为      ,D为      

(2)描述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C处为      气流,D处为      气流.描述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C处气流呈      时针方向辐散,D处气流呈      时针方向辐合.

(3)图中的风向:A地为      风,B地为      风.

(4)图中冷锋形成的雨区主要位于      地,暖锋形成的雨区主要位于      地.(填“甲、乙、丙、丁”)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3-201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上墅私立高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