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天津市杨村四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24小题)
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
A . 恒星和行星
B . 行星和卫星
C . 星际物质和彗星
D . 星云和恒星
2、“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据此回答下题.
(1)飞船冲进大气层时速度很快,跟大气层的摩擦产生的温度可高达1600℃,变成一团火球,这与下列哪种天文现象相似( ) (1)
A . 日落日升现象
B . 月升月落现象
C . 彗星现象
D . 流星现象
(2)“嫦娥一号”所绕探的天体属于( ) (2)
A . 恒星
B . 行星
C . 卫星
D . 星云
3、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
B .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 .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
D . 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4、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 )
A . 风能
B . 水能
C . 生物能
D . 潮汐能
5、
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正确表示2012年元旦,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 (2)
A .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 . 地球再次回到①处历时365天
C .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D . 海南岛上高大椰子树树干的影子消失
6、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经过( ) (1)
A . 甲﹣乙段
B . 乙﹣丙段
C . 丙﹣丁段
D . 丁﹣甲段
(2)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2)
A . 北半球,向北移动
B . 北半球,向南移动
C . 南半球,向北移动
D . 南半球,向南移动
7、
如图是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读图回答下题.
(1)若热带较现在的范围扩大了2个纬度,则图中β为( ) (1)
A . 23°26′
B . 24°26′
C . 25°26′
D . 21°26′
(2)假设图中α为90°,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2)
A .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 . 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 . 高纬度仍有极昼极夜
D . 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8、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完成下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1)
A . 四季的更替
B . 昼夜更替
C . 运动物体偏向
D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2)图中P地( ) (2)
A . 当地时间6时日出
B . 位于昏线上
C . 位于晨线上
D . 当地时间8时日出
9、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太阳黑子出现于( )
A . 太阳内部
B . 光球层
C . 色球层
D . 日冕层
11、地理纬度相同的两个地点,同一天( )
A . 地方时相同
B . 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C .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 . 天气状况相同,气候不同
12、极昼现象从南极圈缩小到南极点的时期是北半球的( )
A . 冬至到春分
B . 秋分到春分
C . 秋分到冬至
D . 夏至到秋分
13、北京和昆明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 .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 .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昆明
D .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昆明
14、2010年2月14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大年初一.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回答,图中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时的光照图是( )
A .
B .
C .
D .




15、
读天体系统的示意图,回答下题.
(1)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1)
A . 银河系、太阳系
B . 河外星系、地月系
C . 太阳系、地月系
D . 总星系、太阳系
(2)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 (2)
A . 树木年轮的形成
B . 候鸟的迁徙
C . 北京时间的确立
D . 我国南北方的温差较大
16、2009年10月1日上午十点钟,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的盛大阅兵式准时进行,威武的三军受阅方队突显了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巨大实力.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当我们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情况是( )
A . 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 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 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 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17、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2°时( )
A . 热带范围缩小,寒带范围扩大
B . 热带范围缩小,寒带范围缩小
C . 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扩大
D . 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缩小
18、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9日21时2分,台湾花莲东南方外海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全台最大震度在花莲矶崎该地震发生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
A . 19日10时2分
B . 19日8时2分
C . 20日05时2分
D . 20日8时2分
19、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大值的地区是( )
A . 北半球
B . 南半球
C .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
D .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20、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9月7日13时40分(西五区时间),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据此回答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
B . 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
C . 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D . 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
21、下列四个城市,在夏至日这一天正午人影朝南且略长的是( )
A . 澳门
B . 海口
C . 北京
D . 济南
22、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
A . 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 . 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 .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 . 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23、
如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24、
地球上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流两岸受侵蚀较大的是( )
A . 都在北岸
B . 都在南岸
C . 靠近低纬的河岸
D . 靠近高纬的河岸
二、解答题 (共4小题)
1、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B表示 ,D表示 .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 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 向 .另外,还具有 性和 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3)
A . 变为寒冷的“冰球”
B . 变为炽热的“火球”
C . 大气层将会消失;
D . 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 中 .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
2、
读“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 ,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便渐次 ,极小值出现在 .
(2)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 的纬度带上,由此向 逐渐地减少,最小值出现在 .
(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 ,随着 的增高,太阳辐射量也迅速 ,到 为零.
3、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原因: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AB弧是晨昏圈中的 (晨线或昏线)的一部分.
(3)此时,A地的夜长为 小时,北京时间为 .
(4)此时刻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4、
读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 为中心,日期为 月 日前后.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图中晨线是 ,昏线是 .
(4)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是 .
(5)E点的地方时为 时,C点的地方时为 时.B点日出是 时,日落是 时.
(6)D点的昼长为 小时,E点的夜长为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