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8小题)

1、下列关于人体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B .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C .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D .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2、下列营养缺乏症与其病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B . 夜盲症﹣缺乏维生素D C .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铁 D . 佝偻病﹣缺乏维生素A
3、下列免疫方式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①溶菌酶溶解病毒②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③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④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⑤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出体外.

A . ②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④ D . ①④⑤
4、根据免疫的定义判断,下列属于抗原的是(  )

①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自己腿部的皮肤.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5、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A . A B . B C . C D . D
6、李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 B . 3是神经中枢,能产生感觉 C . 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 D . 该反射弧完成的是条件反射
7、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①的功能 B . ②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C . 人患炎症时②的数量会增多 D . 输血时血型不合③会凝聚成团
8、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会肃然起敬,能接受音乐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 . [1]听小骨 B . [2]半规管 C . [3]耳蜗 D . [4]鼓膜
9、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1和2代表结构,3和4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 B . 大分子蛋白质经1滤过到2中 C . 喝进的部分水随4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 D . 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
10、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 . 小脑能够协调运动和维持躯体平衡 C . 脑干不属于脑的组成部分 D . 脊髄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11、下列全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A . 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 .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 . 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 . 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12、通过“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可知,生活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但我们能健康地生活,这缘于人体有自我保卫的三道防线,下列结构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  )

A . 皮肤 B . 吞噬细胞 C . 黏膜 D . 脾脏
13、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 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C .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 . 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14、当你注视同学时,看到同学眼球的白色部分是(  )

A . 角膜 B . 巩膜 C . 虹膜 D . 晶状体
15、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  )

A . 控制传染源 B . 保护易感人群 C . 探究病毒结构 D . 切断传播途径
16、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激素由外分泌腺分泌,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B .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C .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 . 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少
17、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 . 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 . 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18、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 B . 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是肾小球 C . 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 . 若B为小肠,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

如图为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血管类型.请据图分析冋答问题:

(1)      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在消化道内经过①过程后最终被分解成      

(2)人体在进行图中所示的过程④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是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它们都是通过气体      实现的.

(3)A系统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先是两个心房收缩,同时两个心室舒张,此时心脏内房室瓣的开闭情况是      

(4)图中能表示排泄途径的是      (填写图中序号).

2、如表中的样本为某健康人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肾小管末端的尿液,表中的数据为各样本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单位:克/100毫升),请通过比较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水

 98

 90

 96

 蛋白质

 0.03

 8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与样本B相比,样本A中      的含量大幅度降低,这是由于      

(2)样本C中尿素的含量是样本A的      倍,这是由于      所导致.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      、大部分的      和部分无机盐等.

3、

醉驾害已、害人、害社会,请你根据反射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酒驾者可采用酒精测试仪检测,当酒驾者吹气时,膈肌处于      状态.

(2)醉酒者常表现为走路摇晃,动作不协凋等,这是由于酒精麻醉了      造成的.

(3)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末受损的中枢部分最可能是 在     

(3)
A . 大脑 B . 小脑 C . 脑干
(4)医生用针刺某伤者的指尖,此人有感觉但不能缩手,则其受伤部位是图中的            (填序号).

4、试结合李明同学乘坐校车的经历,分析回答问题:

(1)李明发现校车司机师傅在开车时总是认真观察、谨慎驾驶.李明和司机师傅在观察时,光线进入眼球后刺激      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2)司机师傅看到红灯后会减速刹车.从神经调节的角度来看,由红灯引起的司机刹车,属于      反射;该类型的反射是在      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      的参与下形成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      

(3)在校车上,尽管光线较暗,但有些同学还在看书,这种行为会造成      过度弯凸,不能恢复原状,导致物像落在      ,形成近视.

5、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

(2)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      

(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4)近些年来,产生了一些新的传染病,例如,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      

(5)学校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了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