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① 最早的定向工具出现在战国时期
②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③《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④元曲是杂剧与散曲的合称,是宋代文学创作的主流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井冈山会师 ④四一二政变




①《辛丑条约》的签订②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③《青年杂志》创刊④清帝宣布退位
①西安事变 ②卢沟桥事变 ③九一八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①议会拥有最高权力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该法律的颁布,使君主立宪制的政权建立起来④国王不得随意废除法律
二、综合题(共4小题)
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等。
【文字篇】
材料一:如图一,图二
【绘画篇】
材料二:如图三,图四
【思想篇】
材料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摘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失业人数六百万,银行纷纷倒闭,对外贸易额锐减,农产品价格暴跌。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1943年罗斯福致斯大林的贺信
请回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如下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材料三:1958年,中国出现了亩产13万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众多违背经济发展客观经济规律的“奇迹”。……但是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城乡粮油棉等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许多地区因饥饿发生了浮肿病,有的地方人口死亡率剧增。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