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 .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 . 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 . 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增加了”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称量固体   C . 检查气密性   D . 加热液体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 潮汐能 B . C . 石油 D . 天然气
4、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下列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 . B . C . D .
5、如图是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镨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r B . 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9g C . 镨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59 D . 镨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B . 氧气支持燃烧,是一种高能清洁燃料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D . 氧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7、如图表示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 . 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8、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B . 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停止加热 C . 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D . 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9、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 . 合金 B . 玻璃钢 C . 普通玻璃 D . 塑料
10、如表是小滨制定的食谱单,为使营养均衡,在“你的补充”栏可以选填的食物是(   )

主食

米饭、馒头

菜肴

炒鸡块、红烧鱼、油炸花生米

饮料

牛奶

你的补充

A . 煎豆腐 B . 炸大虾 C . 凉拌黄瓜 D . 蛋糕
11、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X、Y、Z B . Y、Z、X C . Y、X、Z D . Z、X、Y
12、我市邹平特产“长山山药”中含有被医学界成为“药用黄金”的薯蓣皂素,其化学式为C27H42O3 , 下列有关薯蓣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薯蓣皂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B . 薯蓣皂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C . 薯蓣皂素中含有21个氢分子 D . 薯蓣皂素是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
1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 拒绝使用含磷洗衣粉 B . 提倡绿色出行,尽量少开私家车 C .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D . 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
14、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 . 乙是反应物 C .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 .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5、小滨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 . HCl、NaOH、Na2SO3 B . KNO3、ZnCl2、FeCl2 C . AgNO3、H2SO4、NaCl D . NaOH、Na2CO3、NaCl
1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 图①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B . 图②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 . 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 . 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试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氯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      
(2) 表示的微粒是      
(3)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氮肥      
(4)常温下为液体的金属      
2、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左图中海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      (填离子符号)和Cl构成.
(2)右图试管A中气体的化学式为      ,试管B所对应的电源是      (填“正”或“负”)极;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3)
A .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 . 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 .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A . 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 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 . 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 . 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3、在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桶、牛肉、面条、蔬菜、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分为碳酸钠)等用品.
(1)携带过程中,小滨不慎将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将它们重新区分,应选用      (填所携带物品的名称).
(2)小崔生火后在“灶”上悬挂铁锅时,小心调节铁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2)
A . 使用焰心加热 B . 使用内焰加热 C . 使用外焰加热
(3)烹饪牛肉汤时,为了解汤的咸味.小秀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咸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一条性质).
(4)野炊结束时,小俊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渍,这样的目的是      
4、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2)M点的含义是      
(3)t1℃时40gA物质加入到50g水充分断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5、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淡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1)
A . 滤纸过滤 B . 吸附 C . 沉降 D . 蒸馏
(2)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D2O)可作原子能反应堆中的减速剂和传热介质,重水中重氢原子(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重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利用海水制取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试回答问题:

①1925年我国化学家      创立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第Ⅲ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步骤Ⅴ中所加试剂是      

6、如图为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各字母代表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已知:①五种物质中均含铜元素,且化合物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②A为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黑色物质B;③X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A;④X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得到D,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⑤D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E.试推断:

(1)E的化学式是      .E与某种酸反应可实现E→X转化,该酸的名称是      
(2)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B的化学方程式:      

②X→A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他那就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试按要求填空:

(1)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首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3)装置中导管末端加一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2、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试看图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①红磷的着火点为250℃;②饱和NaHCO3溶液可用于吸收HCl气体;③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④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装置A可作为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因为      且反应条件均不需要加热;
(2)反应开始后,B中充满氧气,但红磷仍未燃烧,原因是      
(3)装置G中有干和湿的pH试纸各一张,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湿的pH试纸显示pH约为5,干的pH试纸显示pH为7,同学们可得到的结论是      
(4)若装置H中溶液为饱和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是      
(5)反应完成后同学们对装置D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装置D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滨认为溶质只有CaCl2

小崔认为除CaCl2外,可能还含有      

【实验与结论】小滨取反应后装置D中部分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颜色呈无色,于是小滨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崔认为小滨的实验方案是错误的,理由是      ,为验证后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小崔同学可采用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锌粒来代替酚酞试液.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小滨同学为了测定某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5g珍珠粉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剩余固体质量(g)

10.8

9.6

8.1

8.1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求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