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点燃一氧化碳时,火焰呈蓝色,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在空气中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白烟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高炉炼铁 B . 干冰升华 C . 食物变质 D . 光合作用
3、如图为空气中各成分所占比例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区域“a”代表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4、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 氨气 B . 氯化钠 C . 石墨 D . 硫酸铜
5、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会保持相对稳定的酸碱度范围.由表可知: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体 液

血 液

唾 液

胃 液

pH

7.35~7.45

6.6~7.2

0.9~1.5

A . 人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B . 人的胃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 . 人的唾液一定呈酸性 D . 用pH试纸能精确测定以上体液的pH
6、下到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 . 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1:2 C . 过滤、吸附、蒸馏、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 D . 水可以用来检验某些装置的气密性
7、某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
A . 硝酸钾 B . 碳酸钾 C . 尿素 D . 磷酸二氢钾
8、早期治疗疟疾的原料是奎宁碱(化学式为C20H24N2O2),现在普遍使用的是我国科学家发   现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奎宁碱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 .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 C . 奎宁碱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 奎宁碱和青蒿素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9、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 . 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 . 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D .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1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B .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 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的越多越好 D . 垃圾中的有些金属、塑料可以循环利用,因此生活垃圾要分类回收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Na+、H+、SO42、Cl B . NH4+、K+、OH、NO3 C . H+、Ba2+、SO42、NO3 D . Fe3+、H+、SO42、Cl
12、下列课外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 B . 用洁净的鸡蛋壳加入食醋,制取二氧化碳 C . 用10%的氯化钠溶液浸泡新鲜的树叶,制作叶脉书签 D . 用报纸和保鲜膜分别蒙住盛等体积水的两只相同的烧杯,比较报纸和保鲜膜的透气性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 铜粉(三氧化二铁)﹣﹣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加热 B . 氢气(氯化氢)﹣﹣依次通过浓硫酸和足量的NaOH溶液 C . 氯化钠溶液(氯化钙)﹣﹣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过滤 D . 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
14、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 . 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 B . 在20℃时,向68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2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 C . 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使其结晶的方法 D . 分别将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40℃,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
1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称量氯化钠  B . 取用氯化钠   C . 量取水   D . 蒸发滤液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完成下列基础化学实验.

Ⅰ.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如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之后,      ,缓慢的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4)选用F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      (填“a”或“b”)端进入.
(5)Ⅱ.如何证明盐酸与碱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      ,可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②实验二: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反应现象为      ;继续滴加稀盐酸,

看到      (反应现象),也证明了盐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6)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一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实验一结束后,试管内的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和HCl      猜想二:NaCl

【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      B.Cu     C.AgNO3    D.Na2CO3

【讨论交流】小莹同学认为滴入NaOH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你认为小莹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

明理由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能源,它包括煤、石油和      
(2)煤作为燃料给我么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①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腐蚀大理石雕像     B.是由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的

C.酸化土壤           D.对海洋生物没有影响

②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      

(3)为减少污染,城市公共交通正大力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为动力.某种清洁燃料的主要成分是A,一定质量的A物质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如下表所示).

物 质

A

B

C

D

分子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44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32

72

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      .(写化学式)

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2、汽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新型汽车制造大量使用了金属、橡胶和复合材料.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制造轮胎的橡胶是      (选填“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为了节能、环保、安全,汽车身使用的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2)
A . 镁合金 B . 塑料 C . 高强度钢 D . 挡风玻璃(由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粘合而成)
(3)汽车轮毂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制造的原因是      
(4)信息一: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用铝制品却很少出现腐蚀现象.

信息二:铜、铁、铝的某些物理性质

                 性质

金属

导电性(100为标准)

密度(g/cm3

99

8.92

17

7.87

61

2.70

综合上述因素,常选用铝作为高压输电线,原因是      (至少答出两点).

(5)在氯化铜和氯化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新的金属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四、探究题(共2小题)

1、金属钛(Ti)硬度大、熔点高、耐腐蚀,被誉为“未来金属”.由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备钛和纳米TiO2的主要生产过程如下:(反应的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FeTiO3叫钛酸亚铁,请标出钛酸亚铁中钛元素的化合价      
(2)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生产过程中的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4)近年来,利用电解熔融TiO2生成氧气和钛的方法来制备金属钛获得成功.若电解80Kg的TiO2 , 理论上生成钛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S、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C为单质;B、D、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E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8;F、G、H由三种元素组成,H可用于含铅蓄电池中.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E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3)写出H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有关物质组成及化学规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发现与他有密切关系的是        . (1)
A . 空气的组成 B . 质量守恒定律 C . 水的组成 D . 酸碱指示剂
(2)在密闭容器内加入下列两种物质,并称量加入前后的总质量(含密闭容器),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

        (填标号).

(2)
A . 蔗糖和水 B .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 . 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3)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4)某学习小组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

查阅资料可知Mg、Mg3N2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2Mg+O2 2MgO;   ②3Mg+N2 Mg3N2;  ③2Mg+CO2 2MgO+C

④Mg+H2O MgO+H2↑     ⑤Mg3N2+6H2O═3Mg(OH)2↓+2NH3

实验中所用的装置和药品如图2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回答下列问题:

①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将空气通入实验装置,则气流流经装置的顺序是      (填装置序号).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B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③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否含氮化镁:

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产物中含有氮化镁

④思维拓展: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的质量却远大于Mg3N的质量,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