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

A . 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B . 1953年开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D . 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实现了“和平过渡”,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

A . 实行股份制 B . 廉价收购 C . 赎买政策 D . 无偿没收
3、2015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A . 新中国建立时期 B . 解放前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4、历史谱写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 .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 《刑法》 C . 《共同纲领》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受中央政府委派,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

A . 彭德怀 B . 林彪 C . 邓小平 D . 刘伯承
7、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些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

A . 北伐战争 B . 解放战争 C . 抗日战争 D . 抗美援朝战争
8、很多同学喜欢上网查资料。如果你在百度网上搜索《上甘岭》,同时你还可以了解到(    )

A . 黄继光的事迹 B . 焦裕禄的事迹 C . 王进喜的事迹 D . 袁隆平的事迹
9、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0、下图反映的内容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从中不可能读到的信息是(    )

A . 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得地主的土地 B . 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 C .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关心土地问题 D . 封建土地制度被推翻
11、“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至今(2016年)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 (    )

A . 55年 B . 60年 C . 70年 D . 65年
12、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C .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 优先发展农业
13、当时的报纸上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形象地反映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你认为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是(    )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  ③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4、读下图: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的创作时代是(    )

A . “大跃进”时期 B . 土地改革时期 C . 抗美援朝时期 D . 三大改造时期
15、“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副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叙述中哪些属于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 . 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 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 .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和邓小平一起扭转了经济的下滑,使形势有了 明显的好转。 D . 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1)【人物篇】下面图中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二位人物的姓名,并做出简单评价。

①图一:      ;被誉为:      

②图二:      ;被誉为:      

(2)【探索篇】下面三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历史事实证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请回答问题:

①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上述哪一图片反应了新中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情形?依据的是哪部法律?是在什么时间完成的?

②“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哪一方式?

(3)【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①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      

②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      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民英雄纪念碑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修建的?

(2)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答出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3)当时修建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纪念碑的存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读碑文谈谈你的感想。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缺乏对国情的认识,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也走了一些弯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建国初期,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请你写出一条修到“世界屋脊”的公路。

(2)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写出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并指出会议确立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共历经风雨。建国后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了哪些“左”倾错误?(举两例即可)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