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B . 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钙、钠、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C . SiO2、NaOH、HF三者两两均能反应
D . 制备单晶硅的过程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 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B . 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C . 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D . 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全部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 . 化学反应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C .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D .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质量的多少无关
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 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
B . 原子半径大小S>Na>O
C . 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 . 金属性强弱Na<Mg<Al
5、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锌是负极,其质量逐渐减小
B . 氢离子在铜表面被还原,产生气泡
C . 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 电子从锌片经硫酸溶液流向铜片
6、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
A . 恒容充入N2
B . 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C . 恒容充入氦气
D . 恒压充入氦气
7、2SO2(g)+O2(g)⇌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 . 不论以何种方式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
D . 当该反应到达平衡时,SO2、O2、SO3都存在于反应体系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 . Na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 . KOH中只含有共价键
D . KI和HI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9、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 .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
C .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 .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10、一定量的稀盐酸跟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 加少量稀NaOH溶液
B . 加入少量NaNO3固体
C . 加入少量NaHSO4固体
D . 加入少量CuSO4溶液
11、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总数之比为1: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 Y | ||
Z | W |
A . 原子半径大小为W>Z>Y>X
B . W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C . X、Z、Y、W的最高正价分别为+4、+5、+6、+7
D . Z与W形成的所有化合物中.原子最外层电子均达到8e﹣稳定结构
12、向X的溶液中,加入Y试剂,产生的沉淀或气体如图所示与所述情形相符的是( )
A . 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B . 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
C . 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
D . 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稀HCl
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 . 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 .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D .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SO2
14、有一种“水”电池,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 .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C . 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D . AgCl是还原产物
15、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充入2molN2和3molH2 , 3min后测得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9倍.在这段时间内,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 . 0.125mol•L﹣1•min﹣1
B . 0.100 mol•L﹣1•s﹣1
C . 0.200 mol•L﹣1•min﹣1
D . 0.375 mol•L﹣1•s﹣1
16、38.4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则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 . 1 mol
B . 1.6 mol
C . 2.2 mol
D . 2.4 mol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转化关系,已知B、C、D、E是非金单质,且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化合物I和J通常状况下呈气态;反应①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固氮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別写出E、F的电子式:E ,F ;
(2)实验室制J的化学方程式 .
(3)由F制取B的反应中,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的B,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4)在C、D、E.、I、J分子中,以极性键结合的是 (填相应的字母,下同),以非极性键结合的是 ;
(5)用电子式表示I的形成过程 ;
(6)现将标准状况下1.12L二氧化碳通入60mL 1mol/L的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中,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根据表(部分短周期元家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完成有关问题:
元素代号 | A | B | C | D | E |
原子半径/nm | 0.186 | 0.143 | 0.089 | 0.104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1 | +3 | +2 | +6、﹣2 | ﹣2 |
(1)A、B、D、E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具体离子符号表示);
(2)B单质和C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试写出C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D和E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中具有漂白性的是 ,该化合物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A的氢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和一种强碱,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A和B是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A和C是同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D元素与A、B、C三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请回答: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A、B、D可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是常见的化肥,其化学式为 ;
(3)A2和D2两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新型的原电池,若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4)若将一充满20mLBA2和A2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于D2A中,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试管中余下5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BA2和A2物质的量之比为 .
4、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上有气泡产生;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上发生还原反应;③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金属片B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金属片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在②中,若D为铜,则C不可能为 (填字母);
a.锌 b.铁 c.银 d.镁
(3)如果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则金属片 上有气泡产生;在标准状况下收集该气体33.6L,则导线上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4)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 ;
(5)若C、D在一定条件下能构成充电电池,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5)
A . 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B . 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C . 充电电池比一次性电池更经济实用
D .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E . 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F . 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5、t℃时,将2mol气体A和1mol气体B充入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min时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温度仍为t℃),此时B还有 0.6mol,并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容器中的压强保持不变
b.A的生成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A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e.B和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x
(2)x= ,从反应开始到达到限度时,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B)= ;
(3)若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A的转化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