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5月)月考语文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 , 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 B . 一个七年级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肃然起敬 C . 乒乓小将邱贻可在世乒赛上一鸣惊人 , 以4:2淘汰了男子单打头号种子选手波特。 D . 王安忆的小说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 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读者。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夜晚,漫步于香樟大道,我看见了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 B . 健康的主流文化能不能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影响,关键在于具有文化创新的思维,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展开文化创新。 C . 当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在2017年春节期间被全体国民点赞时,《朗读者》也已经瓜熟蒂落,趁着诗词大会的余温,华丽地浮出水面。 D .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各界知名爱心人士出席仪式。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阅读下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勇气是逆境当中放的光芒,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清”;贝多芬的 è住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勇气有时候是一shùn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莎士比亚说,有得必有勇,正直的人不会胆 , 试想一下,如果历史失去了勇气那将失去改写的英雄;如果人生失去了勇气,那很多日子就会变得苍白无力。(《朗读者》第八期 有删改)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è

shùn

      

      

(2)给文中划线的汉字注音。

      

      

三、默写(共1小题)

1、名句默写。

(1)曲径通幽处,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2)      ,更造崩山之音。(《列子》)

(3)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核舟记》)

(4)      ,不如归家结网。(《淮南子》)

(5)      ,故能成其大;      ,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

(6)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      ;不学,      。(《为学》)

四、名著导读(共1小题)

1、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君王的野心总是无法测度的,他似乎一直在想把不来夫斯古帝国灭掉,化为自己的行省,派一位总督去统治。他要彻底铲除大端派亡命之徒,强迫该国人民也打破蛋的小端,这样他才可以算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君王。不过我却尽力设法使他打消这种念头,我提出了许多论据,从政策上、正义上论起来他都不该如此。我又直率地向他宣称:“我永远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

(1)这段文字出自      国作家      的小说      

(2)文中“我”是指谁?“我”游历了哪四个国家?依次写来。

(3)在这个片段中“我”表现出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五、语言表达(共1小题)

1、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20字内)。

    5月7日上午,位于城东新区的中医院东院门诊部人头攒动,来自省中医院的11位专家正在这里为我市市民进行为期半日的义诊活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爱东现场看望义诊专家。

    此次义诊包括针灸康复科、消化科、眼科、肿瘤科、妇科、普外科、神经内科、心血管科等。专家们热情接待闻讯而来的群众,认真倾听病情介绍,详细查看病历资料,耐心回答各类病症咨询,对病人从用药、保健、饮食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叮嘱。

    此次专家团义诊活动,共为近300位群众提供了免费咨询及就诊服务,还为我市各医疗单位的近百名医务人员进行了中药材辨识学术讲座。(选自《东台新闻网》)

六、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读完后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七、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俛(fǔ,同“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biāo,带着一股风而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gǔ,吸饮)其脑,果腹而去。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好事      

②虎大骇,远         遁      

③如者三四次         是      

④蜘蛛引丝上         疾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蛇复昂首待之。

(3)甲乙两文都写了动物之间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同,请完成下列填空:

甲文侧重描写老虎的      ,乙文侧重描写蜘蛛的      

(4)在甲乙两文的动物斗争的过程中,驴和蜘蛛的表现引人深思,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你从它身上得到的启示。

八、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渡彼岸

雪小禅

    那年,他17岁。

    家贫。过年吃饺子,只有爷爷奶奶可以吃到白面包的饺子。母亲把榆树皮磨成粉,再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这样可以把馅儿裹住,不散——单用玉米面包饺子包不成。那种榆树皮饺子难以下咽。记忆中,可以分得两个白面饺子,小心翼翼吞咽,生怕遗漏了什么,但到底还是遗漏了——还未知是何滋味,已经咽下肚去。

    衣裳更是因陋就简。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裤子上常常有补丁,有好多年只穿一两件衣服,撑到上班,仍然穿带补丁的衣裳,照相的时候去借人家的衣服……

    记忆最深的是他17岁那年的冬天,同村邻居有个18岁少年,有亲戚在东北林场,说可以上山拉木头,一天能挣30多块钱。他听了心动,于是两人约了去运木头,尚不知东北有多冷。他至今记得当时多兴奋,亦记得那地名——额尔古纳左旗,牛耳河畔,中苏边境,零下49摄氏度,滴水成冰。

    每日早上5点起床,步行20公里上山。冰天雪地,雪一米多厚。拉着一辆空车上山,一步一滑。哪里有秋衣、秋裤?只有母亲做的棉衣、棉裤,风雪灌进去,冷得似乎连骨头缝里都在响。眉毛是白的,眼睫毛也是白的,哈出的气变成霜,衣服里鼓鼓的是两个窝窝头。怕窝窝头冻成硬块,于是用白布缠了,紧紧贴在肚皮上,身体的温度暖着它,它就不至于被冻成硬块咬不动。

    不能走慢了,真的会冻死人。拉着车一路小跑,上山要4个多小时。前胸、后背全是汗时,山顶到了。坐下吃饭,那饭便是两个贴在身上的窝窝头,就着雪。到处是雪,一把把吞到肚子里去。才17岁,那雪的滋味永生难忘。

    然后装上一车木头,往山下走。下山容易些,只需控制车的平衡。上山4个小时,下山两个小时,回来时天就黑了。

    那是他少年时的林海雪原。

    进了屋用雪搓手、搓脚、搓耳朵,怕冻僵的手脚突然一遇热坏死掉。脱掉被汗浸透的棉衣,烤在火墙边,换另一套前一天穿过的棉衣。晚餐依然是窝窝头。第二天早上照样5点起,周而复始。

    一个月之后离开时,怀揣1000元钱。1000元钱在20世纪70年代是天文数字,那时的人们一个月的工资不过二十几块钱。

    回家后,母亲看着他后背上被勒出的一道道紫红的伤痕,号啕大哭。

    那1000元钱,给家里盖了5间大瓦房。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者潸然泪下。

    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已自渡。那零下49摄氏度的牛耳河,霸占着他17岁的青春,直至老去,不可泯灭。

(节选自《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2)文章的第②③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3)文中的“他”在东北运木头的过程非常艰辛,请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艰辛的?

(4)文章第②段中“小心翼翼吞咽”中的“小心翼翼”和“吞咽”,矛盾吗?为什么?

(5)“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者潸然泪下。”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

(6)“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己自渡。”这句话是作者对“苦难”的体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九、命题作文(共1小题)

1、作文:

       陪伴是一种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陪伴是一种习惯,就像我们的《朗读者》,郑渊洁、乔榛都谈到了自己,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希望这一期以陪伴以主题词的节目也能带给大家一段美好的陪伴。(董卿《朗读者》有删改)

       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5月)月考语文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