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0小题)
1、西气东输工程的优势体现在( )。
A . 缓解西部的交通压力
B . 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C . 改善西部的环境污染
D . 迅速增加了东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2、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地震频发
B . 台风是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
C . 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D . 围湖造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3、通过两年的学习,你认为下列最有利于形成人地和谐观念的是( )
A . 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
B . 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
C . 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
D . 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4、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
A . 南北跨纬度广,有利于多种农业经济发展
B . 东临大西洋,有利于对外交流
C . 位于北半球,各地气候差异不大
D . 寒带面积大,针叶林分布广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B . 我国南方河网稀疏,北方密集
C . 长江自西向东注入黄海
D . 我国西北部都为内流河
6、有关我国人口、民族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之首
B . 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 . 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稀疏
D . 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7、下列省区轮廓与省会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去西藏旅游,下列物品中不需要准备的是( )
A . 防晒霜
B . T恤
C . 氧气袋
D . 羽绒服
9、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请给他们推荐一种合适的运输方式( )
A . 铁路
B . 公路
C . 水运
D . 航空
10、如图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两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B . 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 . 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D . 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地势高耸
(2)对两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为河谷农区
B . 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
C . 两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D . 两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都为水资源
1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是农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最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 . 山高坡陡地区发展畜牧业
B . 丘陵草坡地区发展种植业
C . 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D . 河湖密布地区发展渔业
12、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分布,请找出正确选项( )
A . ①是辽中南工业区
B . ②是沪宁杭工业区
C . ③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D . ④是京津唐工业区
13、下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此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 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 . 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 .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 .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
14、干旱是新疆突出的区域特征。下列与该特征无关的是( )
A .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 . 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
C . 植被稀少,荒漠广布
D . 油气资源丰富
15、关于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B .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C . 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
D . 港澳地区与大陆联系密切,地广人稀
16、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南水北调会导致南方水资源短缺
B . 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之一
C . 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调到东北地区
D . 南水北调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
17、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破坏的是( )
A .
B .
C .
D .




18、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优越、国土辽阔”的是( )
A . 海陆兼备、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B . 人口最多,有56个民族
C . 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D . 南北跨纬度广、雨热同期
19、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征是( )
A . 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阔
B .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 地势东高西低,山区面积广大
D .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0、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大国,又有人说中国是个资源小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B . 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C . 自然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 . 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丰富
21、四大地理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 北方多旱地,民居多为尖顶屋
B . 南方地区河流众多,内河航运普遍
C . 西北地区干旱,发展了河谷农业
D . 青藏地区为高寒草原牧区,传统民居为蒙古包
22、图中表示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3、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
B . 洪涝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C . 干旱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D .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24、美丽的宝岛台湾物产丰富,居世界首位的是( )
A . 菠萝
B . 龙眼
C . 樟脑
D . 甘蔗
25、下列农业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 . 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
B . 东北平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C . 青藏地区发展淡水养殖
D . 四川盆地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
26、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 . 京广、京沪铁路直通本地区
B . 丰富的矿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C .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且毗邻港澳
D . 热带季风气候的水热条件好
27、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我国极富特色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人口、城市、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 (1)
A . 边缘
B . 内部
C . 南部
D . 东部
(2)天气越干旱,当地居民越盼望出太阳,其主要原因是( ) (2)
A . 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B . 气温越高,瓜果越甜
C . 天气越干旱,蒸发越旺盛
D . 天气越干旱,光照越充足
28、黄河流域是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这是因为( )
①黄河流域流经三大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②本区域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③黄河中下游石油、煤炭资源丰富 ④中游支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29、在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过程中,合理的是( )
A . 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江南”
B . 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C . 下游“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开挖新河
D . 黄河水运价值巨大,已成为北方地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30、中国各地戏曲丰富多样,如北京以京剧享誉全球。请你说出川剧是下列哪个省的代表剧种(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共13小题)
1、中国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澳门以博彩旅游业为主
B . 辽中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C . 台湾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
D .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重工业
2、2016年5月,我国南方地区遭遇强降雨,部分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数百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3亿元。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广东、广西、江西、陕西出现了暴雨
B . 受暴雨影响,珠江水位暴涨
C . 暴雨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暴雨会大大影响小麦、棉花农作物的产量
3、读下图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两条河流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甲河是我国第一大河
B . 乙河被誉为“水能宝库”
C . 甲河流量大,汛期长
D . 甲河下游被称为“地上河”
(2)关于图中河流流经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甲河上游流经地区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B . 甲河中游水能丰富,有凌汛现象
C . 乙河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D . 乙河水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
4、北京有许多国际组织代表机构、100多个外国大使馆,以及众多的教育科研机构。这表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 . 全国的政治中心
B . 全国的文化中心
C . 全国的经济中心
D . 国际交往的中心
5、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B . 人均耕地少,宜垦荒地资源数量充足
C . 耕地、林地比重相对偏小
D . 土地资源构成比较合理
6、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盆地内沙漠和戈壁广布,油气资源丰富
B . 主要城镇和交通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C . 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
D . 盆地内水资源充足,耕地面积广阔
7、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
A .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B .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 . 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
D .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8、环渤海城市群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 . 水资源丰富
B . 位于湿润气候区
C . 矿产资源丰富
D . 水陆交通便利
9、环渤海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 )
A . 城镇化水平降低
B . 非农业用地增多,就业机会增加
C . 非农业人口减少
D . 城镇数量增加,建设用地增加
10、对我国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河是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 . B河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巨大
C . C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上中游水力资源丰富
D . D河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注入南海
11、下列属于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 太行山
B . 秦岭
C . 天山
D . 雪峰山
12、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对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河段①水资源丰富
B . 河段②支流较多
C . 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D . 图中水利枢纽是三峡
13、暑假期间,“欢乐中国行”中学生国际夏令营从北京出发,沿图示路线进行地理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考察游览路线依次经过的地理区域是( ) (1)
A . 北京——长江三角洲——三江源地区
B . 黄土高原——台湾省——东北三省
C . 东北三省——北京——台湾省
D . 塔里木盆地——东北三省——台湾省
(2)各考察区域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中心
B . A地区山环水绕,黄土地
C . C地区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D . D地区盛产温带水果
三、综合题 (共2小题)
1、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13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2)在图中找到并描画出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区的界线。
(3)据图中信息,描述我国东、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状的差异,并简析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的形成原因。
(4)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试对C地区进行农业规划,并说明理由。
2、
新疆是我国陆上邻国和边境通商口岸最多的省区,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读新疆简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名称
A 山脉,B 河,
C 铁路,D 盆地。
(2)新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主要通过 运输方式。这一巨大的工程叫“ ”。此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
(3)把新疆的长绒棉和瓜果输送到东部地区,最快捷经济的运输方式是 。这里长绒棉和瓜果生长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
(4)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独特优势条件是 ,设立特区的意义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