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小苏打用作糕点膨松剂 B . 生石灰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 C . 肥皂水用来区别硬水、软水 D . 活性炭用来去除冰箱内异味
2、对下面几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CH4②P2O5③MgO  ④BaCl2⑤HNO3⑥NH4HCO3

A . ②③⑤属于氧化物 B . ⑤⑥属于酸 C . ④⑥属于盐 D . ①⑥属于有机物
3、某同学为验证“分子是运动的”,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 . 甲、乙、丙 B . 甲、乙、丁 C . 甲、丙、丁 D . 乙、丙、丁
4、分析下列反应所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CO+CuO Cu+CO2②2Al+Fe2O3 Al2O3+2Fe

③2Na2O2+2CO2═2Na2CO3+O2④2H2S+SO2═2H2O+3S.

A . ①②属于置换反应 B . ③④属于复分解反应 C . ③中氧元素化合价不变 D . 都有单质生成
5、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便,下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OH

 NO3

Cl

 SO42

 CO32

 Ca2+

A . 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 B . 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 C . Ca(OH)2、CaSO4和CaCO3的溶解度都大于1g D . Ca2+、NO3、Cl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6、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解释,不合理的是(   )

实验内容

试剂与方法

结论与解释

 A

分离CaCO3和CaO

加水溶解、过滤

CaO溶于水

 B

除去BaSO4中的BaCO3

加稀盐酸、过滤

BaCO3溶于稀盐酸

 C

鉴别NaOH、Na2SO4

滴加酚酞试液

NaOH溶液显碱性

 D

检验溶液中的Mg2+

滴加NaOH溶液

Mg(OH)2不溶于水

A . A B . B C . C D . D
7、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Zn H2 Cu        方案二:CuO CuSO4 Cu

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②Cu产率高③产品纯净④操作安全,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8、在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读识如图并判断,下面推理合理的是(   )

①反应速率:Mg>Fe>Zn

②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

③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

④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Mg<Fe<Zn.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9、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AgNO3、BaCl2、K2CO3和Mg(NO32溶液,仅利用下面试剂就能将他们区别开的是(   )
A . HCl、Na2SO4 B . NaCl、HNO3 C . HNO3、Ba(NO32 D . NaCl、NaOH
10、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和SO 离子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的pH=1;

②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 , 一定不含有Na+、Fe3+、OH、SO B . 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 , 一定不含有Na+、OH和SO C . 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 , 一定不含有OH、SO ,可能含有Na+ D . 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Na+、Fe3+ , 一定不含有OH、SO ,可能含有Cl

二、填空与简答(共5小题)

1、读识下面几种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物质的化学式:

(1)只含有一种元素      
(2)含有二种元素      
(3)含有三种元素      
(4)含有四种元素      
2、请列举一例生产、生活中的事实来证实、说明或解释下列化学现象:

例如:金属具有光泽黄金饰品

(1)缓慢氧化      
(2)氦气性质稳定      
(3)中和反应      
(4)温度高,反应速率大      
3、20℃时,分别将50g水倒入盛有20gNaCl和KNO3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随温度变化,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

请参考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回答:

(1)分析实验现象,甲、乙烧杯中对应的物质分别是      ,判断依据是      
(2)30℃时,甲、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或“=”)
4、氧化锌广泛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工业氧化锌常含有少量杂质(CuO、FeO、SiO2等)不能直接使用.提纯、净化氧化锌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参考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1)反应器Ⅰ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盐的化学式为      
(2)残渣中除金属锌外,还有      
(3)操作一、操作二和操作三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4)操作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蛋白粉是由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混合制成的粉剂,其用途是为营养不良或疾病导致蛋白质缺乏的人群补充营养.请回答:

(1)蛋白粉补充的营养成分是      
(2)市售劣质蛋白粉往往添加食用香精、淀粉,从颜色和味道都难以分辨.用少量样品验证这种蛋白粉中含有淀粉的方法是      

三、实验与探究(共1小题)

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①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      ;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      ,再通入装置D,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      ;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填序号)

(2)家庭生活中食品制作(如面条、馒头等)经常用到食用碱,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小莉将家中食用碱带到实验室进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小莉提供的食用碱样品是否含有氯化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1).取一定量的食用碱样品放入试管,加入蒸馏水、振荡

样品溶解

食用碱溶于水

      

      

      

      

      

      

四、分析与计算(共2小题)

1、观看足球比赛时,经常会看到绿茵场上运动员因拼抢摔倒受伤,医生向受伤部位喷射氯乙烷(CH3CH2Cl),并用药棉不断揉搓,运动员疼痛很快消除,重新投入比赛.

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氯乙烷中C、H、Cl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氯乙烷中C、H、Cl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探究小组欲从含有FeCl3、CuCl2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取一定量的废液样品加入少量铁粉,一段时间后铁粉完全溶解,但未发现红色固体沉积.
(1)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经查阅资料,铁粉在废液中发生两个化学反应:

①2FeCl3+Fe═3FeCl2②CuCl2+Fe═FeCl2+Cu

(2)探究小组另取废液,向废液中加入一定且足量的铁粉至充分反应,溶液变为浅绿色,过滤、干燥,称得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

①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的原因是      

②经测定,反应后得到铜的质量为1.6g,其中,反应①消耗铁粉的质量是      ,反应②消耗铁粉的质量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