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五校联考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表格中关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数据可以说明(    )

名称

参战国

(个)

卷入人口

(亿)

参战人员

(亿)

伤亡人员

(亿)

直接经济损失

(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000

①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    ②两次战争的策源地都在欧洲

③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的浩劫            ④参战的国家和人员数量都很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事件与评述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莫斯科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B . 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D . 柏林战役——以美、英为主的盟军率先占领柏林
3、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下列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立了同盟会,开展资产阶级革命

②建立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干部

③改组了国民党,实现国共首次合作

④领导护法运动,亲自指挥北伐战争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学习历史需要关注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表中事件一和事件二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的有(    )

组别

事件一

事件二

30年代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新文化运动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辛亥革命

清帝退位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④
5、小明试着用年代尺整理书本某一章节的内容,他试着想概括这一章节的主题。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图片_x0020_3

A . 两种命运的决战 B . 工农武装割据 C . 反抗外来侵略 D . 国共十年对峙
6、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

A . 五四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 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 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部分革命烈士名录。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抗美援朝 D . 解放战争
8、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B . 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C . 求同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

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 民族复兴之路 B . 民主革命之路 C . 社会主义道路 D . 改革开放之路
10、G20峰会给杭州带来了打造国际化城市的重大机遇。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提升对外贸易核心竞争力,支持重点企业“走出去”。该举措的背景有(    )

①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②世界经济技术的发展规律

③“走出去”是杭州发展的根本基点   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1、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是指(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经济特区的建立
12、2017年1月1日,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发生枪击事件,袭击者手持枪支,扮成圣诞老人冲入夜总会进行扫射。这是2017年第一起震惊世界的恐怖事件。这说明(    )

①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

②恐怖主义给世界和平构成现实威胁

③必须依靠武力才能彻底铲除恐怖主义

④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3、2017年2月26日,由浙江省公安厅组建,7名队员组成的中国第六支维和警队赴南苏丹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目前,中国在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也是第一出警大国。这反映出中国(    )

①积极践行联合国的宗旨

②积极风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④挑战美国霸权、主导未来国际秩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4、从“独生子女”到“双独双孩”,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制定这一系列计划生育政策的依据是(    )

A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     C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D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5、读图,完成下题。

图片_x0020_34

(1)该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1)
A . 土地沙化 B . 石漠化     C . 土地盐碱化 D . 水土流失
(2)据图中信息推断,该区域水库最突出的作用是(    )

(2)
A . 水力发电 B . 发展旅游 C . 拦蓄泥沙 D . 水产养殖
16、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天气逐渐增多,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雾霾正逐渐成为城市的流行病。有网友调侃:“遛狗不见狗,狗叫我才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这警示我们必须(    )

①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④把保护环境、绿色发展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从1945-1949年,中国经历了两种命运的决战。

组合_x0020_12 文本框_x0020_26 图片_x0020_27 文本框_x0020_35 图片_x0020_36 文本框_x0020_29 图片_x0020_30 文本框_x0020_32 图片_x0020_33

图片_x0020_11

(1)对照两则材料,找到与历史事件②③④相匹配的地点,并填入表格。

材料一

A

      

      

      

材料二

(2)1945年8月底,毛泽东从F地飞往A地参加谈判。已知空中飞行距离约为1000公里,量得A、F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材料一地图的比例尺是      

(3)根据材料二,分别写出国共两党“两种命运的决战”结果。

(4)选择其中一个结果,以所学史实为依据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材料一:图片对历史与社会学习有重要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登上了封面,以下是其中的两次。

图片_x0020_50

材料二: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恐怕没有哪两个大国像中美这样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近平主席曾经在与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的会晤中用三句话做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他还指出: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1)在图1发表后的次年,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在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一项重要外交思想,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提示2中“中国人来了”是指什么重大事件?

(3)中国通过什么事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的标志是什么?

(4)运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史实印证分析中美要“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

(5)请从我国的外交政策和民族精神角度剖析“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瑞安五校联考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