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湿衣晾干 B . 盐酸挥发 C . 蜡烛熔化 D . 白磷燃烧
2、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可吸入颗粒物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Si B . Fe C . O D . Al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 . 非金属单质 B . 金属单质 C . 化合物 D . 混合物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 .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 B . 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C . 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 .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8、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 . 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 .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9、下列途述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 .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 .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 .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0、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 23 B . 46 C . 92 D . 96

二、选择题(共5小题)

1、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 .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 . 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 . 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2、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鉴别硬水和软水

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水蒸气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方案l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通过浓硫酸

滴加适量稀盐酸

方案2

加肥皂水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3、钛和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

①2FeTiO3+6C+7Cl2 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 Ti+2MgCl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B . 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 . 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D . 反应②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4、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

H2O2

C

CaCO3

FeCl2

O2

CO

CO2

Fe

H2O

CO2

Na2CO3

Fe2O3

A . A   B . B   C . C   D . 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质量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3:1 B . 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 C . 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氮元素质最分数为14%,该混合物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40% D .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不会出现蓝色沉淀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石墨 ②氯化钠③稀硫酸,④碳酸钙⑤熟石灰⑥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作气体肥料的是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3)可作补钙剂的是      
(4)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5)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6)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填数字).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      (填“原子”或“离子”).
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b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2)
A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简答题(共3小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在氧气中燃烧      
(2)锌和稀硫酸反应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2、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 (1)
A . 高锰酸钾 B . 汽油 C . 面粉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       (填字母). (2)
A . 烧碱 B . 硝酸铵 C . 氯化钠
(3)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氢氧化钙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①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

②表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析出固体,该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③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至0.1%).

④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⑤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加水配成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钾

B.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

3、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填“导电”或“延展”).
(2)为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了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       (填字母). (2)
A . 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 B . 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
(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写出化学式:A      ;B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16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       t (结果保留至0.1).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      ,b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      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2、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制作“叶脉书签”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g.

②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      

③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左盘放祛码

B.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④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1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配制时应选用       mL的量筒量取水(填“10”或“50”).

(2)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白色沉淀C是      (填化学式).

③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3、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1)
A .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 .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      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4.4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8CH3OH+xO2 mCO2+nCO+16H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3.6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
(1)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      、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葡萄糖(C6H12O6)由      种元素组成(填数字).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2.6g,其中含氧元素4.8g,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37g氯化钠溶液.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