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开元盛世”同步练习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开元盛世”同步练习题 (共24小题)

1、“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   )


A .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 . 政治比较稳定 C . 经济繁荣发展 D . 国力强盛
2、开元之治指的是(   )

A . 唐太宗的统治 B . 武则天的统治 C . 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D . 唐玄宗后期的统治
3、“开元通宝”开始铸造时的最高统治者是(   )

A . 唐高祖 B . 唐玄宗 C . 隋文帝 D . 元世祖
4、我国封建社会多次出现盛世局面,下列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文景之治   ②贞观之治   ③贞观遗风   ④开元盛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④①③
5、下图所示钱币出自我国古代哪个历史时期?(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6、下面这首诗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A . 唐高祖统治时期 B .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 武则天统治时期
7、“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形容的是哪个皇帝的统治(   )

A . 唐太宗 B . 唐高宗 C . 唐玄宗 D . 武则天
8、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位诗人是( 

A . 韩愈 B . 白居易 C . 李白 D . 杜甫
9、唐太宗认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根据这个用人原则,唐太宗任用的人才有(  )

①沈括    ②房玄龄   ③杜如晦   ④姚崇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0、“开元盛世”是对谁的统治之誉:(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或改革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任用人才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2、历史上称唐玄宗统治前期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开皇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贞观之治
13、以下表述与开元之治相关的是(   )

A . 独尊儒术,加强统治 B . 皇帝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C . 合并州县,革除弊政 D . 烧毁一批珠玉锦绣,不再用奢侈品
14、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如图,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


A .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 .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 C . 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 . 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世
15、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

A . 文景之冶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16、《新唐书》载(太宗)谓房玄龄曰:“……工商杂流,假使技出等夷(等夷意指同行),正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以官,与贤者比肩立、同坐食也。”这反映唐太宗的主张是( )

A . 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 . 严禁工商业者的技术发明 C . 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D . 遏制商人对高利润的追求
17、下列关于唐朝疆域四至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

A . 东到大海 B . 西达咸海 C . 北到外兴安岭 D . 南及南海
18、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9、“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否?停否?禾苗待我灌醉”。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唐朝哪个生产工具使用时的情景(   )

A . 筒车 B . 水排 C . 曲辕犁 D . 翻车
20、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开放时期。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继承和创新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唐朝出现了哪些新的农业生产工具?

(2)请列举出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事例,并说出其意义。

(3)写出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

(4)许多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说明了什么?
2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富。”——摘自一首唐诗

请回答:

(1)这是谁写的一首诗?开元是哪些皇帝的年号?

(2)这首诗中的“小邑犹藏万家室”说明了什么?

(3)这首诗反映了什么?
22、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舆论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 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请回答:

(1)材料中“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请问在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

(2)他将印度哪些文化输入中国?

(3)材料中武后指谁?她统治时期后人称为什么?

(4)材料中“各国使节”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盛况,请列举和唐朝交往的国家或地区。
23、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2)材料二描写的是怎样的社会景象?出现于哪个皇帝统治前期。

(3)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什么?出现盛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之风,一朝复振。──《旧唐书·玄宗下》

材料二: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 身经迍(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 士,而近小人。──《旧唐书·宪宗下》

(1)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

(2)唐玄宗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复振?

(3)请写出材料二中,与材料一有因果关系的语句。

(4)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开元盛世”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