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B . “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
C . 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
D . “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2、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
①保护青山绿水 ②就地焚烧秸秆 ③发展共享单车 ④减少燃煤使用 ⑤燃放烟花爆竹.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⑤
3、小明通过如图实验自制了一瓶“汽水”,所加入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蔗糖
B . 小苏打
C . 柠檬酸
D . 果汁
4、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 . 食盐
B . 味精
C . 食醋
D . 香油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是( )
| | | |
A.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 | B.两份等体积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适量水 |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
A . A
B . B
C . C
D . D
6、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分子质量增大
B . 分子体积扩大
C . 分子间隔变大
D . 分子个数增多
7、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 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 . 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 .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8、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30 | 5 | 10 | 15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y | 20 | 20 |
A . a一定是反应物
B . x+y=20
C . 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
D . 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
二、解答题(共6小题)
1、2017年4月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出了一种独特的锂﹣氮电池(LI﹣N2),结构示意图见左图,该电池由锂箔作负极,多孔碳布作正极,玻璃纤维作隔板,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锂﹣氮电池的反应方程式:6Li+N2=2Li3N.请回答:
(1)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
(2)Li3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锂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它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玻璃纤维是玻璃熔融状态下抽成丝制得,它属于 (填序号) (4)
A . 无机非金属材料
B . 金属材料
C . 有机高分子材料
(5)碳布作为锂﹣氮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碳单质的 (填一种物理性质即可)
2、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海水中含量排第六位的钾元素约有600万亿吨,可以从中求提取氯化钾作为肥料,如果农作物缺少钾元素,会出现 (填序号) (1)
A . 叶色不浓绿
B . 茎杆不粗壮
C . 根系不发达
(2)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天然水的循环是重要的水体自净方式,其能量来自于 ,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自来水是通过水厂生成出来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其生产过程中加入液氯的作用为 .
3、图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
20℃ | 40℃ | 20℃ | 40℃ | |
水 | 109g | 129g | 21.8g | 49g |
酒精 | 17.3g | 40g | 不溶 | 不溶 |
(1)上述图象表示 (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2)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 (填“大于”或“小于”)碳酸钠
(3)40℃时,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再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固体混合物A的组成进行实验研究,已知A中可能含有K2CO3、KCl、Fe2O3中的一种或多种,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问题(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进行)
(1)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2)溶液G中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3)写出③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5、实验室常用甲酸(H2CO2)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O2
H2O+CO↑,再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O+CuO
Cu+CO2 ,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


(1)装置G中①的名称是 ,装置B的作用是
(2)装置E是用来检验装置D吸收二氧化碳是否完全,该装置 (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写出D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应连接装置F和G,导管接口的顺序为a→ → →e
(4)反应过程中,装置C的烧瓶内氧化铜粉末处于“沸腾”状态(一氧化碳气流冲击所致),这样有利于 ,烧瓶内固体物质的颜色变化
(5)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氧化铜是否反应完全的实验 .
6、一化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考虑其它物质),为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研究人员设计出“用铁处理”的发案,取100g上述废液,向其中加入2.8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求:
(1)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 g
(2)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