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4小题)

1、

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图中M为商业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M成为商业区的主导区位优势为(    )

(1)
A . 位于城市中心 B . 土地租金 C . 交通通达度高 D . 周边居民数量多
(2)目前,该城市交通布局中最不合理的是(    )

(2)
A . 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B . 河流 C . 铁路 D . 高速公路
2、

读城市地租高低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图示城市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1)
A . 商业活动 B . 交通通达度 C . 地形 D . 环境质量
(2)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中有一处要进行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该工程的位置最有可能在(    )

(2)
A . B . C . D .
3、下图中正确表示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4、

下图为某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增长率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M地区布局的主要功能区为(    )

(1)
A . 工业区 B . 商业区 C . 住宅区 D . 绿化区
(2)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2)
A . 规模的大小 B . 重要的程度 C . 付出租金的高低 D . 政府的决策
(3)关于该城市中心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最可能是(    )

(3)
A . 城市交通的发展 B . 市中心地价上涨 C . 城市环境恶化 D . 市中心经济萎缩
5、

下图为某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增长率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

(1)
A . B . C . D .
(2)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2)
A . 甲→乙→丁→丙 B . 甲→乙→丙→丁 C . 乙→甲→丁→丙 D . 丁→甲→乙→丙
(3)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
A . 人口容量 B . 国际移民 C . 国内迁移 D . 社会经济
7、

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之间的比率。老年抚养比= (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100%;少年抚养比=(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最大人口红利期,老年抚养比、少年抚养比大约是(    )

(1)
A . 16.6%,20% B . 11.4%,31.4% C . 12.7%,22.2% D . 25.3%,19.9%
(2)下列哪些措施,可能使我国人口红利期在一定阶段内适度延长(    )

①二胎政策  ②完善养老保障体制 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  ④加大青少年教育投入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8、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完成下列各题。

省份

迁移率

1995~2000年

2000~2005年

新疆

迁出率

1.4%

1.3%

迁入率

6.9%

4.2%

浙江

迁出率

2.1%

2.5%

迁入率

6.1%

16.2%

(1)影响1995~2005年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1)
A . 资源开发工业化 B . 婚姻家庭文化教育 C . 生态改善工业化 D . 资源开发文化教育
(2)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    )

(2)
A . 加快耕地资源开发 B . 加快人口老龄化 C . 加快环境质量改善 D . 加快城市化进程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常住人口(万)

出生率(‰)

死亡率(‰)

城市人口比重(%)

2000年

1 846

17.57

5.40

33.8

2010年

2 181

15.99

5.43

39.9

(1)新疆(    )

(1)
A . 2010年人口增长已接近“三低”模式 B . 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 .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 D . 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
(2)新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    )

(2)
A . 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 B . 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 C . 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0~14岁人口比重上升 D . 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
10、北京等19个重点城市义务教育在2015年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受其影响,学区房价格明显上涨。下表示意近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人口总数(万)

0~14岁

15~64岁

外来人口性别比

外来人口(万人)

2000年

1356.9

13.6%

68.9%

150.8

156.3

2010年

1961.2

8.6%

82.7%

118.9

704.5

注:人口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即100名女性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1)购买学区房的消费者重点关注房屋的(    )

(1)
A . 地理位置 B . 面积大小 C . 建筑质量 D . 环境质量
(2)与2000年相比,2010年北京市(    )

(2)
A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明显增加 B . 外来男性人口数量减少 C . 人口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D . 外来人口比重增加
11、195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仅为40岁,女性仅为42.3岁,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已经提高至男性69.6岁,女性73.3岁。但退休年龄与受教育年限延长不相适应,我国新推出延迟退休的政策。下表为我国1982年和2012年人口相关数据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982年

20.91

6.36

14.55

2012年

11.93


4.79

(1)关于表中所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1982年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 B . 美国与2012年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相同 C . 我国2012年人口死亡率为8.19‰ D . 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取决于经济的发展
(2)关于延迟退休新政策实施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2)
A .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压力大 B . 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 C . 当前中国劳动力短缺,延迟退休可缓解劳动力不足状况 D . 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延长
12、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和环境人口容量对实际人口数量的指导意义分别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1)
A . 临界性、警戒性 B . 警戒性、临界性 C . 相对性、限制性 D . 相对性、警戒性
(2)甲处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2)
A . 人口减少 B . 科技进步 C . 劳动力增加 D . 消费水平下降
13、

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11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30亿。读以下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人口净迁入数最多的省区有(    )

(1)
A . 新疆、山东、北京 B . 湖南、福建、海南 C . 上海、新疆、云南 D . 广东、浙江、上海
(2)广东成为人口净迁入省,主要是因为(    )

(2)
A . 矿产资源开发 B . 气候条件优越 C . 经济发达 D . 地广人稀
(3)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3)
A . 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 . 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 . 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D . 加快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14、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全国人口总数位居前五位的省级行政单位

(1)图中五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1)
A . B . C . D .
(2)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广东省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导致广东取代河南成为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外来人口数量增多③工业发达,城镇密集④人口素质高,处于高水平生育阶段

(2)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5、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1)
A . 甲区 B . 乙区 C . 丙区 D . 丁区
(2)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 . 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 . 丙区以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 . 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民网2015年2月26日电国家统计局网站今日公布《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据统计,2014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 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

材料二: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情况图。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      问题,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      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      

2、

读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影响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该国主要人口问题是       , 解决措施是什么      

(2)结合图示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

(3)图中唯一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的国家是      ,并解释其主要原因      

3、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中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