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同步练习题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1小题)

1、马可·波罗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他把当时繁荣富庶的东方向西方人作了生动详细的介绍。这本书名又译为(   )


A . 《史记》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东方见闻录》 D . 《论语》
2、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生活十几年后回到欧洲。他的经历和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他是(   )


A . 马可·波罗 B . 亚历山大 C . 利玛窦 D . 麦哲伦
3、世界各个地区之间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  )


A . 亚历山大东征 B . 马可·波罗来华 C . 罗马帝国的扩张 D . 希波战争
4、下列史实中,促进欧亚两大文明交流的是(  )
①玄奘西游取经 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③鉴真东渡 ④马可·波罗来华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5、下列关于马可·波罗在中国期间主要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学习中国的语言②任职京城③受皇帝之命巡游外省④代表中国出使缅甸和南洋⑤撰写《马可·波罗游记》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6、《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马可·波罗在下列哪一朝代来到中国(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明朝
7、假如你生活在13世纪的欧洲想了解东方的物产、文化、风俗等情况你应该翻阅下面那本书(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马可·波罗行纪》 C . 《荷马史诗》 D . 《俄狄浦斯王》
8、下列事件与马可·波罗无关的是(   )


A . 13世纪后半期在中国居住17年之久 B . 曾在我国元朝朝廷中任职 C . 参加了与热那亚的战争 D . 归国后不久便参与了新航路的探险活动
9、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


A .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B . 造纸术和火药 C . 火药和指南针 D . 指南针和造纸术
10、下面不是活字印刷的优点是(  )


A . 重复使用 B . 保存方便 C . 节省费用 D . 不会出错
1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速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其中促进了远洋航行和美洲的发现的发明是(  )


A . 印刷术 B . 火药 C . 造纸术 D . 指南针
12、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北宋毕昇发明了( )


A . 指南针 B . 火药 C . 造纸术 D . 活字印刷术
13、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是(   )


A . 古印度人 B . 阿拉伯人 C . 苏美尔人 D . 古希腊人
14、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曾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观察下图,该项发明的名称是(  )


A . 罗盘针 B . 司南 C . 指南针 D . 突火枪
15、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开辟了人类航海的新时代是在(  )


A . 北宋 B . 南宋 C . 明朝 D . 唐朝
16、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列发明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 造纸术和火药 B .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 . 火药和指南针 D . 指南针和造纸术
17、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 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 )
①地动仪  ②印刷术  ③造纸术  ④火药  ⑤指南针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④
18、“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句话说明(  )


A . 宋代扩大了海外贸易 B . 宋代已掌握了航海知识 C . 宋代掌握天文地理知识 D . 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19、被称为“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分别是我国古代发明中的(  )


A . 印刷术、造纸术 B . 火药、指南针 C . 指南针、造纸术 D . 火药、印刷术
20、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时刻要与数学打交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阿拉伯数字”。这一名称开始于(   )


A . 1271年 B . 12世纪 C . 14世纪 D . 16世纪
2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关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展”的活动,你认为下面内容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单选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庭帝国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 的学者不但认真研究,还把许多古代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译成阿拉伯文。许多希腊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给以后西欧文艺复兴很 大影响。

……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度的数学等也都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阿拉伯商人频繁来到中国,不仅带来了伊斯兰教,也带来了阿拉伯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

——孙秉莹、赵连泰、冯兴盛主编《世界通史纲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阿拉伯人对待外来文化成果的态度。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人在传播东西方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般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世界·古代史编》总序

材 料二:公元628年深秋,玄奘背负沉重的行囊,从古都长安出发,孤身一人踏上漫漫西行路,向世界展示了大唐盛世辉煌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魅力;一千多年后的今 天,一个伟大的愿望,四颗诚挚的心灵,来自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汉语、藏语、巴利语三大佛教语系的108位高僧慈祥的祝福,亿万华人期盼的目 光,相聚在五羊城下。他们将从这里着笔,书写一段当代行者艰难曲折而又辉煌灿烂的历史。本次的启程祝福大典是“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的序幕。作为2006 年中印友好年的重要内容之一,祝福大典融“历史、文化、佛教、交流”等内容于一炉,规模宏大、涉猎广泛,吸引了两岸四地佛教界、史学界、文化界、演艺界等 多方人士的关注,创下了近年来佛教与文化内容相结合的活动之最。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

(2)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例说明。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3、

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来到过中国,你知道他是谁吗?是哪国人?

(2)他在历史上主要活动有哪些?

4、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古代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材料一: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等也都传到了西方。

——摘自丝博网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摘自《魏书》

(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做什么?根据 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的路线?


(3)民族大融合,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材料二中的“诏”是谁下达的?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4)英国哲学家培根对印刷术 、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曾经这样评价“它们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简述指南针传入欧洲带来的重大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