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西崇左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水铸成锅 B . 折纸鹤 C . 烧制陶瓷 D . 编制中国结
2、发明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 张青莲 B . 侯德榜 C . 门捷列夫 D . 拉瓦锡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C . 称量氢氧化钠 D . 收集氧气
5、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B . 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身体健康 C . 生活中可以通过过滤把硬水转变为软水 D .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明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6、利用能源、节约能源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下列属于节能图标的是(   )
A . B . C . D .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纯羊毛制品点燃后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 B . 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画,黄铜片可以在铜片上画出痕迹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将少量熟石灰粉末与硝酸铵固体混合、研磨,能嗅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8、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措施可以减少污染的是(   )
A . 工广烟囱架高 B . 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C .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 .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过量使用农药化肥
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信息示意图,由图所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B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g C .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 .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0、我国曾多次发生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3 C . +4 D . +5
11、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

A . 10g B . 13g C . 16g D . 18g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反应类型

A

CO2(CO)

足量 CuO

化合反应

B

CuO(Cu)

足量 O2

置换反应

C

H2O(H2O2

足量 MnO2

分解反应

D

Ca(OH)2(CaO)

适量稀盐酸

复分解反应

A . B . B    C . C   D . D
13、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各5g分别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现象最相似的是(   )
A . CaO,NaOH B . NaCl,FeCl3 C . CaCO3 , Na2CO3 D . KNO3 , NH4NO3
14、已知元素化合价升高,该物质具有还原性.现有反应:2Na+H2O=2NaOH+H2↑,该反应中具有还原性是(   )
A . Na B . H2O C . NaOH D . H2
15、下列各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表示混合物 B . 图表示单质 C . 图表示化合物 D . 图可能是氧化物
16、下列物质俗称、学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
A . 水银  汞  Hg B . 纯碱  氢氧化钠  NaOH C . 生石灰  氧化钙  CaO2 D . 小苏打  碳酸钠  NaHCO3
17、日前,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炭雕(如图所示,主要成分是木炭)成为了家装的新宠.炭雕之所以能用于空气净化是源于它具有(   )

A . 稳定性 B . 吸附性 C . 可燃性 D . 还原性
18、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其操作包括溶解、过滤、结晶三个步骤的是(   )
A . 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B . 氯化钠和硝酸钾 C . 氧化铁和氧化铝 D . 硝酸铜和氢氧化钠
19、青少年摄入锌不足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纯净物 B . 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11 C . 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3% D . 葡萄糖酸锌是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1个锌原子构成的
20、下列各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一定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CuSO4 , NaOH,NaCl B . NaCl,KCl,KNO3 C . NaOH,NaCl,HCl D . MgCl2 , AgNO3 , NaOH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请用元素符号回答:

①幼儿及青少年缺      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②甘蔗是我市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增强甘蔗的抗倒伏能力可以适当施用      肥.

(2)请用离子符号回答:

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是由      和氯离子构成的;

②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3)请用化学式回答:

①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②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      

(4)请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①正常雨水呈弱酸性,原因是      

②生活中的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2、2014年4月11日某市自来水出现了严重的苯含量超标事故.苯的化学式为C6H6 , 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还是一种易燃的化合物,有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苯属于       物(填“有机”或“无机”);其中描述苯的物理性质的是      (只填一点,下同);描述苯的化学性质的是      ;描述苯的用途的是      
(2)写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50℃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3)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向CuSO4和Zn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一定有      ,所得滤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质量相比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请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任写一个).
5、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它与广泛采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答两点即可)

a.      ;b.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弊.您瞧!如图是某“暖宝宝”外包装的图片.该“暖宝宝”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原理就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

(1)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
(2)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3)厨房中的切菜刀也是铁制品,写出防止其生锈的﹣种方法      
2、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如图是某无色溶液X与不同类物质间反应的知识网络.请回答:

(1)若X是稀盐酸,Y是红色溶液,A是一种指示剂,则试剂A的名称是      
(2)若X是稀盐酸,Y是白色沉淀,则A、B、C、D四种物质依次为:A是      ,B是      ,C是      ,D是      
(3)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

1、小明是一名“小马虎”,他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时遇到了下列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      ,你的改进措施是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至少写两条)

      ,②      

(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若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的碳酸钠会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原理为:Na2CO3+CO2+H2O=2NaHCO3 . 出于好奇,他和同学一起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低温蒸发结晶,得到了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

(1)【作出猜想】

猜想Ⅰ:只有Na2CO3

猜想Ⅱ: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猜想Ⅲ:      

【査阅资料】

①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

②Na2CO3与NaOH的热稳定性较好

③CaCl2和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加热,若固体质量不变,猜想      错误;若固体质量减少,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      过量.

(2)【交流讨论】

小方认为,要想知道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可将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后,直接用pH试纸测试即可作出判断,你认为是否可行?      ;理由是      

(3)【继续探究】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目的/结论

①取白色固体适量配制成溶液.往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除去白色固体中的

      

②取滤液,往滤液中滴入几滴      

      

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

【交流与反思】

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一定要注意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造纸厂生产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华取80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为      g.
(2)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4年广西崇左市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