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西梧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飞船内供给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
A . O2 B . N2 C . H2 D . CO2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牛奶 B . 果汁 C . 酒精 D . 奶茶
3、在加油站里应悬挂的警示标志是(   )
A . B . C . D .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水结成冰 C . 玻璃破碎 D . 食物变质
5、下列物质中,与水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食盐 B . 汽油 C . 铁矿石 D . 花生油
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倾倒液体 C .   点燃酒精灯 D .    加热液体
7、下列物质中俗称为熟石灰的是(   )
A . NaOH B . K2SO4 C . Ca(OH)2 D . Ca(HCO32
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 科学处理生活垃圾 B . 直接丢弃废旧电池 C . 回收旧橡胶、轮胎 D . 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9、为了促进水稻的生长,农民给水稻施加了有效成分为Ca(H2PO42的化肥,该化肥属于(   )
A . 磷肥 B . 氮肥 C . 钾肥 D . 复合肥料
10、下列物质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 . 铁粉 B . 黄金 C . 浓硫酸 D . 氢氧化钠固体
11、下列物质中硫元素显+4价的是(   )
A . S B . SO2 C . Na2S D . FeSO4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CaCO3 CaO+C B . CO2+C CO C . Fe+CuSO4=FeSO4+Cu D . NaOH+FeCl3=NaCl+Fe(OH)2
13、胃酸过多可以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反应原理为:Al(OH)3+3HCl═AlCl3+3H2O,该反应的类型是(   )
A . 置换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化合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14、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火星四射 B . 产生大量白烟 C . 产生蓝色火焰 D . 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某物质微观结构的示意图是 ,其中“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最符合该物质受热后微观结构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16、如图是某商品的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6H8O6属于无机物 B . 组成维生素C的元素有3种 C . 缺少维生素C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D . C6H8O6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4:2
17、下表是身边常见物质的pH,其中能使酚酞溶液显红色的物质是(   )

物质

食醋

西瓜

牛奶

氨水

pH

2﹣3

5﹣7

6﹣7

10﹣12

A . 食醋 B . 西瓜 C . 牛奶 D . 氨水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人应该摄入油脂 B . 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人不应该食用富含纤维素的水果 C . 甲醛会破坏细菌的蛋白质结构,可用甲醛溶液来保鲜海产品 D . 霉变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会危害人体健康,但霉变花生煮熟后可食用
19、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对应的是(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活性炭

具有还原性

去除冰箱异味

B

氢氧化钠

具有碱性

去除炉具上的油污

C

氢 气

具有可燃性

作清洁、高能燃料

D

酚醛塑料

具有良好绝缘性

制作电器插座

A . A   B . B   C . C   D . D
20、已知在化学反应:3A 2B+C中,24g A与6g D混合后完全反应生成16g B,则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是(   )
A . 2:1 B . 8:7 C . 1:1 D . 4:7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银离子      
(2)五氧化二磷      
(3)3个氦原子      
(4)硫酸根离子      
2、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请你根据水的知识填空:
(1)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在实验室可以通过      的方法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国家规定不能在水源地建设高尔夫球场,原因之一是维护高尔夫球场需经常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除了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外,你所知道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还有      (答一点即可).
(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      ;一段时间后,试管A得到的气体和试管B得到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3)要配制100g 10% 的蔗糖溶液,需水       g.
3、碳及碳的化合物在工业上与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

(1)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内有一层很薄的石墨层,当手指触摸时会引起屏上触摸点的电压不同而达到触控的目的,此处利用了石墨的      性.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这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3)在自然界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      气体,放出氧气,同时生成名称是      (化学式为C6H12O6)的物质,该类物质与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及      等均属于人体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只需填写其中一种).
4、如图是一个灯泡,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名称,1个即可).
(2)铜块能制成铜丝是利用了铜的      性.
(3)玻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中一种成分是由硅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因为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      膜,所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5)如果用铝代替钨作灯泡里的灯丝,灯丝就很容易烧断,其原因是      
(6)小甘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灯泡,他把破烂的灯泡进行拆解后,应将铝制灯帽放入标记为      (填写“可回收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内.
5、如图为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外电子数与核内      数相等,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      个.
(2)图中排列第12号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成为      离子,第12号元素的单质与第17号元素的单质反应后形成的化合物是      (填写化学式).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请你用你所知道的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前段时间,我国东北一国家储备粮库发生火灾,造成了重大损失.为此小明向专家请教贮藏粮食的知识,专家建议粮库工作人员应该“定期向贮藏粮食的仓库内通入氮气”,请说出向贮藏粮食的仓库内通入氮气的三个不同作用:①                  
(2)在扑灭火灾的过程中大量浇水,其作用是:      
(3)为什么消火栓的铁制水管与龙头连接部位容易生锈?请写出一种防止铁制物品锈蚀的方法.
2、如图所示A、B、C、D、E都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相邻物质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A为常见的钾盐,A与B反应有气体生成,B与E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C与E为同类物质,B、D均能用于除铁锈.

(1)A的化学式为      ,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类别属于      (填单质、酸、碱、盐、氧化物).
(2)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与E反应:      

D用于除铁锈: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      
(2)用A装置制取气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      ,往A装置的试管中加入图中这两种药品时,要先加入      
(3)用B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法,已知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极易溶于水,则收集氨气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填写字母)装置.
2、梧州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想制备CO2 , 因硫酸钙微溶于水,所以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 但该校实验室的盐酸恰巧用完了,只有硫酸、石灰石和一些常见盐类物质,要制取CO2怎么办?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1)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但反应不能持续进行,其原因是      ,能否往石灰石和硫酸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再加入某些盐,使反应能持续进行呢?
(2)【猜想与假设】

小吴提出可以再加入CaCl2、NaCl或      来尝试,对加这些物质能使反应持续进行,他的解释是      

(3)但小周对加入CaCl2能使反应持续进行提出质疑,他质疑的理由是:      
(4)【实验验证】

小施往两份石灰石和硫酸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别加入CaCl2和NaCl,前者确实无气体产生,而后者能产生大量而持续的气泡,验证了小周的质疑.

小施为了证明是NaCl中的Cl而不是Na+促使反应的持续进行,往另一份石灰石和硫酸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      (填化学式).实验后发现,加入该物质确实不能使反应持续进行,证明了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交流与拓展】

加入NaCl后确实能促使石灰石和硫酸的反应持续进行,对此发现,同学们感到非常高兴,并提出硫酸的浓度可能也会影响反应.于是他们往三份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的石灰石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各加入1g的NaCl,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硫酸浓度

50%

30%

10%

实验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有少量细小气泡

全方位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伴有“嗞嗞”声

随固体溶解,逐渐有大量气泡

实验②中的反应最剧烈,实验①的反应较缓慢.对实验①中硫酸浓度大而反应速率改变反而不大的现象,他们一致认为原因是      

除了浓度,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改变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经过上述实验的历程,在探究精神或方法上你获得的启示是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小方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认为要重新测定浓度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她做了如下实验:称取该溶液34.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烧杯加入1.0g二氧化锰,用玻璃棒搅拌直到不再放出气体,再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为34.6g(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则: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请列式计算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3年广西梧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