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期洪林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在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领袖是( )

A . 国王 B . 贵族 C . 骑士 D . 教会和教皇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3、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再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评选为上一年度的世界风云人物,他能够获选是因为 (  )

A . 率军挺进大别山 B . 指挥淮海战役 C . 领导改革开放 D . 发表南方谈话
4、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

A . 种姓制度 B . 雅典民主政治 C . 中央集权制 D . 君主立宪制
5、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6、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等信息,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

A . 佛教 B . 基督教 C . 伊斯兰教 D . 犹太教
7、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

A . 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 B . 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 .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 . 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8、

如图所示是《人民日报》刊发的某会议公报。该会议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

A . 阶级斗争领域 B . 经济建设领域 C . 组织路线领域 D . 法制建设领域
9、下表反映了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

部门

工业

交通运输

农林水利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19.2%

7.6%

7.2%

7.8%

A . 优先发展工业 B .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 . 优先发展农业 D . 优先发展文化
10、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

A . 50周年 B . 55周年 C . 60周年 D . 65周年
1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下列人物中,对该成就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 . 王进喜 B . 焦裕禄 C . 邱少云 D . 邓稼先
1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标志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 . “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D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13、2015年9月22日至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成为继2013年“庄园会晤”以及2014年“瀛台夜话”之后,中美两国元首又一次“跨越太平洋”的历史性会面。新中国建立后,首位“跨越太平洋”,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的美国总统是(    )

A .   里根 B . 尼克松 C . 杜鲁门 D . 奥巴马
14、“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下列特区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

A . 深圳 B . 珠海 C . 厦门 D . 汕头
15、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 . 深圳 B . 珠海 C . 汕头 D . 海南省
16、香港回归祖国后,“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2011年、2012年连续以100分荣登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经济体榜首。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一国两制” C .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 社会主义制度
17、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中国近代被列强侵占,成为殖民地。两地分别在何时回归祖国怀抱(    )

A . 1996年 1999年 B . 1997年 1999年 C . 1998年 1999年 D . 1997年 1998年
18、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

A . 乡镇企业 B . 国有企业 C . 私营企业 D . 中外合资企业
19、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0、将图中所示奉为经典的宗教是(    )

A . 佛教 B . 基督教 C . 伊斯兰教 D . 道教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根据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图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一天?(具体到年月日)有何重要意义?

(2)图二是哪一时期取得的重要成就?请列举该时期所取得的其它重要成就。(至少两例)

(3)材料二反映了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该事件何时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4)材料三中的现象是什么时期出现的产物?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可以给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重要的启示?

2、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乔冠华(左)开怀大笑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3)材料三中的情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一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高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了面貌。──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1973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亩产可达650公斤被称为“东方魔稻”。到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面积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

(1)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材料一中,凤阳农民创新的“大包干”做法,逐渐完善成什么制度在全国推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的“东方魔稻”叫什么?

(4)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看出要发展经济关键要靠哪些因素?(写出一点即可)

4、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石柱上面镌刻了282条 法典条文,这些条文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材料二: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法典是哪个古代国家的哪位国王制定的?

(2)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在谁统治时期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是什么?

(3)1954年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这部宪法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4)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权不能任性。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期洪林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