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2014年1月13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300米,成功抵达深海313.15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海水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海水密度取ρ=1.0×103kg/m3,g取10N/kg)( )
A . 3×104Pa
B . 3×105Pa
C . 3×106Pa
D . 3×107Pa
3、关于图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点向下的压强比b点向上的压强大
B . a,b两点的压强相等
C . 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D . b,c两点的压强相等
4、一个空心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一个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则( )
A . 橡皮膜向内凹,说明水的压力改变了橡皮膜的运动状态
B . A是上端橡皮膜上方的一点,水对A点只有向下的压强
C . 两端橡皮膜都向内凹,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D . 玻璃管侧壁没有明显凹陷,因为水对侧壁没有压强
5、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纸盘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图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6、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说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的是( )
A . 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 . 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 . 将探头向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D . 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7、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 茶壶
B . 船闸
C . 活塞式抽水机
D . 下水道存水管
8、深水炸弹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自动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对于其爆炸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潜艇撞击而爆炸
B . 水是导体可以接通电路,引发爆炸
C . 炸弹在水中下潜越深,所受压强越大;炸弹在一定压强下才能自动爆炸
D . 采用了定时爆炸系统
9、如图所示,以下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 .
用吸管吸饮料
B .
A管中水面上升
C .
两艘大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
D .
乒乓球吹不下去




10、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11、如图(a)所示,有一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低部,有三 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 孔封住,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三 张橡皮膜越往下突起越大,如图(b)所示.针对这一现象,同学 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 . 为什么在不同位置橡皮膜的凸起程度不同?
B . 橡皮膜所受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C .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D . 液体压强与橡皮膜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1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茶壶
B .
锅炉水位计
C .
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
D .
乳牛自动喂水器




13、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哪幅图能反应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A .
B .
C .
D .




14、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 . 木桶的粗细
B . 木桶的轻重
C . 最短的一块木板
D . 最长的一块木板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面扎有橡皮膜的器材做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2所示器材来验证(B、C器材底部都可以与A连接组合使用),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体 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时,他们是在验证 (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附一塑料薄片,竖直浸入水中22cm深处,如果在管中缓慢地注入某种密度为0.88×103kg/m3的液体,当该液面离水面至少多高,薄片就会落下?
2、地铁的站台上,都标有一条醒目的黄色安全线,候车时乘客要站在黄色安全线的外面.这是为什么?
四、填空题(共4小题)
1、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面位置如图,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ρA ρB . 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一个漂浮,另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此时两个容器底受到液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甲 P乙 .
2、学校改建操场时,工人师傅用一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操场是否水平.当管中的水静止时,管两端的水面一定 ,当塑料管的一端提高10cm,最终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 cm.
3、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a)和(b)所示,他发现图(b)中的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b)杯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简要说明理由
4、如图所示,把一根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 ;若用力从B管中吸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 .(两空均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
(1)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 发生改变.
(2)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 (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 有关.
(3)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皮膜向 (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 有关.
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 .
(2)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 (选镇“漏气”或“不漏气”).
(3)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4)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结论是: .
(5)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
(6)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