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历史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

A . 文景之冶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2、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3、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时间:××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张公子、李公子、书童旁白:张公子,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张二,去京城赶考。……”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  )

A . 秦朝 B . 西汉 C . 隋朝 D . 唐朝
4、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 . 杨坚 B . 杨广 C . 李渊 D . 王莽
5、京杭大运河(下图)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什么为中心(    )

A . 洛阳 B . 涿郡 C . 长安 D . 余杭
6、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最主要的社会作用是(    )

A . 巩固了隋朝的统一 B .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 . 主要是方便了隋炀帝本人南巡的游玩 D . 加强北部边防
7、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8、隋朝时期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是(    )

A . 举荐 B . 世袭 C . 捐官 D . 考试
9、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方式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0、吸取隋亡教训,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负担,并“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1、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人是(    )

A . 杨坚 B . 李春 C . 魏征 D . 孙思邈
12、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下列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

①魏征直言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玄奘西游        ④任姚崇为相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 . 唐太宗统治时期 B . 唐高宗统治时期 C .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 唐玄宗统治时期
14、唐朝时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的是(    )

A . 洛阳 B . 长安 C . 扬州 D . 成都
15、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被人们称为 “诗仙”的(    )

A . 李白 B . 白居易 C . 柳宗元 D . 韩愈
16、下列对文成公主人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 使吐蕃和唐朝结盟 B . 使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C . 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D . 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理
17、小明暑假期间去西部实地感受大开发的情况,顺路参观了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据此判断他去的是(    )

A . 成都 B . 兰州 C . 西宁 D . 拉萨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鉴真在日本设计的建筑是唐招提寺 B . 遣唐使来中国之前日本就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C . 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法 D . 印度半岛在唐朝时名为天竺
19、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

①李冰②李春③玄奘④鉴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0、今天西安的大雁塔(下图)就是当年玄奘大师保存佛经的地方,这些佛经是从哪国取回的(    )

A . 新罗 B . 日本 C . 大食 D . 天竺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著名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中“此河”是指哪一河流?哪一诗句体现了皮日休对“此河”的评价?

(2)“隋亡”是在哪一年?大运河的中心是什么?南起哪里?北达哪里?

(3)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创立于何时?

(4)你认为唐朝的这种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2)材料二描写的是怎样的社会景象?出现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3)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什么?出现盛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二是日本唐招提寺,它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的明珠。它的设计者就是图一人物,你知道他是谁吗?

(2)图一中的人物为中外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他的事迹表明唐政府实行了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请你谈谈我国外交有何优良的传统?

(3)图三,图四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深受唐朝的影响,你还能举出其他一些事例吗?

(4)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

4、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片中的四位人物分别是谁?

(2)请你归类:为民族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谁?为中外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准?(填写图片序号即可)

(3)今天还有哪些证据证明了他们的贡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历史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