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8

年级:中考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分上海、广西桂林、四川凉山、黑龙江哈尔滨,各分会场充分发挥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和城市特色,打造出主题突出、造型震撼的梦幻舞台。据此回答小题

(1)下列选项中,各地分会场和创意主题搭配贴切的是(    )

(1)
A . 上海——火 B . 桂林——光 C . 凉山——水 D . 黑龙江——冰
(2)关于黑龙江哈尔滨分会场的主题创意源泉是(    )

(2)
A . 独特的地貌特征 B . 独特的民族风情 C . 较高的纬度位置 D . 繁华的城市特色
2、

读下图,回答小题

(1)B地位于A地的(    )

(1)
A . 东北方向 B . 东南方向 C . 西北方向 D . 西南方向
(2)下列与A地相符的气温降水柱状图是(    )

(2)
A . B . C . D .
3、我国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的分布格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条件 B . 水分条件 C . 热量条件 D . 光照条件
4、英国和日本都是岛国,关于两国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候类型相似                 ②土地资源有限,但水资源丰富

③都有长期稳定的皇室           ④历史上都热衷于殖民扩张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

读下图,对相关朝代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A . a、c两朝都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为中国大一统奠定基础 B . b、d两朝都是由少数民族统治的 C . b朝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开创了“开元盛世” D . c朝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6、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关于以下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科举制是唐朝首创 B . 郡县制的基础是宗法制 C . 行省制是目前省级行政单位的雏形 D . 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7、“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二战前绥靖势力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

A . 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 B . 二战中法国战败投降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 . 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8、以下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论据正确的是(    )

①“九一八”事变                  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华人华侨归国参战                ④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9、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③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④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 . ④③①② B . ③①④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②①④
10、下列中外历史阶段与时代主题相符合的是(    )

①21世纪的世界—— 和平与发展             ②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战争与革命

③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19世纪中期的中国——屈辱与反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题(共3小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1—2016年PM2.5全球分布图

材料二:2016年12月19日,气象局发布重度霾红色警报,据了解此次雾霾的影响范围已扩大至17个省区市,面积142万平方公里,其中河北石家庄位居雾霾榜首。

(1)雾霾重灾区主要处于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2)石家庄所处省份      (简称)。已知石家庄和北京两地图上距离是3cm,那么实际相距      

(3)根据材料二回答石家庄位居雾霾榜首的原因有哪些?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邓小平和罗斯福同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他们对原有的制度和体制进行变革,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材料一:今年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某班同学整理并学习了邓小平讲话:“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谁反对改革就让谁睡觉去好了” ……

材料二: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1)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源于哪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阶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提及的“明智实验”和“社会弊病”分别指什么?

(3)说说这一“明智实验”取得了怎样辉煌的成就。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东北地区地形和降水量图

材料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松花江上》

材料三:据新华网消息,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次侵略事件?

(3)有人认为“十四年抗战”与之前常提的“八年抗战”是自相矛盾的,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8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