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8小题)

1、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空气 D . 水分
2、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3、下列有关生物与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如果在显微镜下只观察到一个细胞,就可以断定它是单细胞生物 B .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定比单细胞生物大 C . 胃腺细胞和胃壁肌肉细胞在同一器官内,但属于不同的组织 D . 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是随意堆砌在一起的
4、在人体内,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的组织是(  )

A . 上皮组织 B . 结缔组织 C . 神经组织 D . 肌肉组织
5、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并选用较大光圈 B . 放装片时,将字符装片用压片夹压住,字符正对通光孔中心 C . 用低倍镜观察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D . 用高倍镜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再转至高倍镜
6、下列关于种子内部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B . 胚芽逐渐发育形成茎和叶 C . 胚根尖端突破种皮,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 D . 所有种子的子叶都很肥厚,面贮存了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7、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将未成熟的花进行套袋处埋,透气的袋内能结出果实说明花是雌花 B . 通过对玉米实施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果穗顶部缺粒现象 C . 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 D . 一个西瓜含有多粒种子,说明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

A .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 . 含羞草受到刺激合拢叶片 C . 人体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 D . 珊瑚在慢慢长大
9、一片森林中,对于某一棵树来说,影响其生存的环境是(    )

A . 阳光、空气、水分 B . 森林里的动物 C . 森林里的其它植物 D . 非生物因素和其它生物因素
10、以下几种结构中,属于保护组织的是(    )

A . 一小段新鲜木头 B . 一小块番茄果肉 C . 一小块洋葱表皮 D . 一段带叶的枝条
11、“老鹰低叫大雨将到”“燕子低飞要落雨”等谚语.通过这些动物的行为变化,形象地反映出了大气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总结主要运用了(    )

A . 观察法 B . 调查法 C . 实验法 D . 比较法
12、日照新捕捞的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与之相关的细胞结构是(    )

A . 细胞质 B . 细胞膜 C . 液泡 D . 细胞壁
1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有3条食物链 B . 青蛙和蜘蛛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 C . 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D .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的是蝗虫
14、显微镜观察某组织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其他因素都相同,则甲视野比乙视野亮 B . 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 . 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 . 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15、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 尽量将标本撕得薄一些 B . 盖上盖玻片后可直接将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C . 若有气泡,则用手轻压赶走 D . 将盖玻片垂直于载玻片后迅速放下
16、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

A .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B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C .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D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17、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离不开细胞分裂,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分裂时会形成新的细胞壁 B . 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 C .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D . 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不同
18、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四个层次 C . 人体的胃只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D . 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和叶被称为营养器官
19、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 B . 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 C . 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往往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减弱 D . 能对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
20、五莲特产樱桃色泽鲜艳、味道优美、营养丰富.其可食用部分是哪一部分,是由哪一结构发育来的(    )

A . 果实   子房 B . 果皮    子房壁 C . 种子   胚珠 D . 胚    受精卵
21、下列植物中,全部靠种子繁殖新个体的一组是(    )

①紫菜②白菜③真蕨④银杏⑤花生⑥侧柏⑦卷柏

A . ①③⑥⑦ B . ②③⑤⑥⑦ C . ②④⑤⑥ D . ③⑤⑥⑦
22、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 B . 细胞核中的叶绿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C . 线粒体是细胞控制的中心 D . 细胞膜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23、学习了根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根尖的成熟区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B . 根尖的分生区细胞能分裂 C . 根的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D . 移栽植物要注意保护幼根和根毛
24、

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过程分别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 B . ②过程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 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①②过程 D . ①②过程均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5、生物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对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A . 叶片A中间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 . 叶片B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 . 叶片B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 . 叶片A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
26、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 . 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C . 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 . ①③过程形成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变
27、

现有四套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A . 甲和乙 B . 乙和丙 C . 甲和丙 D . 乙和丁
28、

骨髓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 . 分裂 B . 分化 C . 生长 D . 癌变

二、解答题 (共5小题)

1、请结合下面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白鹭湾湿地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和煦的阳光下,河畔的蕨类植物随处可见,苔藓植物如软绵绵碧绿的地毯,一望无际的芦苇随风摇曳.蝗虫、蟋蟀贪婪地啃食着芦苇的嫩叶;麻雀叽叽喳喳,在芦苇荡中啄取着食物;鱼儿在水中自由地嬉戏;白鹭在水面悠闲地散步,不时地叼起一条小鱼…

(1)根据资料中信息,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 在该生态系统中,蝗虫和蟋蟀的关系是      

(2)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都来自       , 物质和能量沿着      流动.

(3)生活污水流入湿地会造成轻度污染,一段时间后湿地可恢复正常,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大量污水流入会使湿地公园变成污水湾并难以恢复,因为生态系统的      

2、请结合下面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白鹭湾湿地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和煦的阳光下,河畔的蕨类植物随处可见,苔藓植物如软绵绵碧绿的地毯,一望无际的芦苇随风摇曳.蝗虫、蟋蟀贪婪地啃食着芦苇的嫩叶;麻雀叽叽喳喳,在芦苇荡中啄取着食物;鱼儿在水中自由地嬉戏;白鹭在水面悠闲地散步,不时地叼起一条小鱼…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表实验,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瓶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1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20℃

10

培养瓶底部无水

20℃

1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0℃

10

A

20℃

(1)花生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      发育来的,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      提供.

(2)若选取①和③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      ;若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中A处得操作应为      

(3)若探究“水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需选取①和②为对照实验,请改正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 收获的花生要及时晒干,并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储藏,依据的原理是      

4、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20℃

20℃

30℃

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      

③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 理由是      

(2)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3)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出现了“空心”现象,这是因为      的缘故.

5、我县大力发展大棚油桃,使油桃提前上市,取得了可惜的经济效益.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种植过程中,为了使桃树茁壮成长,应该施加      肥;为了增加产量,在开花结果之前要施加      肥;还要在棚内放养蜜蜂,目的是      

(2)桃树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内的      运输到叶片,其输送的动力来自      ;而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则是通过      运送到果实贮存.

(3)在种植初期,为了提高移栽成活率,请列举两种减少油桃树苗的死亡的措施            

6、

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       . 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      (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2)图乙中,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的点是      (填数字);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填字母).

(3)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      移动;

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       , 说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