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十三中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OH(Na2CO3

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过滤

C

Fe(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D

HNO3(H2SO4

加Ba(NO32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2、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 . Ti4+核外有26个电子 C . TiO2中含有氧分子 D . 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3、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 . 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 . 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B .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 . 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 D .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5、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 . 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
A . C2H8N2 B . N2H4 C . CH4 D . C6H7N
6、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氯化钠和硫酸 B . 硫酸铜和氢氧化铁 C . 碳酸钠和氯化钡 D . 氯化钠和硝酸钾
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 . 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C . 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 . 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8、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生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丝燃烧产生白烟 B . 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 C . 铁丝燃烧的产物是Fe2O3 D . 铁生锈属于物理变化
9、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
A . Zn+Sn(NO32═Zn(NO32+Sn B . Sn+2HCl═SnCl2+H2 C . Sn+2AgNO3═Sn(NO32+2Ag D . Sn+MgSO4═SnSO4+Mg
10、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
A . Zn、Fe B . Zn、Cu C . Fe、Cu D . Zn、Fe、Cu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硫离子      

2个氮分子      

2个碳酸根离子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2、若用□△○表示构成不同物质的粒子,它们相互组合形成下列五类物质:

(1)A、B、C、D、E中表示单质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      ,表示混合物的是      
(2)能表示甲烷分子的是      ,能表示氢气分子的是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序号). (3)
A . c>a=b B . a=b>c C . a>b>c D . b>a>c.
4、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而在医院里做胃镜透视时,要用BaSO4造影,俗称“钡餐”,吃下BaSO4无毒是因为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但如果无意中误服了BaCO3则会引起中毒,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误服后,应立即用泻盐MgSO4解毒,这是因为      
5、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盐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沉淀产生;“↑”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

A

B

C

A

B

C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A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A与B、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b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择的制取该气体装置是      (填写编号).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写A﹣E中编号).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甲烷,应从导管      (填①或②)通入.
2、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      物质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5)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物质是碳酸钠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氢氧化钙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步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以NH4NO3为例请计算
(1)NH4NO3各元素的质量比mN:mH:mO=      
(2)40克NH4NO3含N元素的质量为mN=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生成的CO2最多是       g.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十三中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