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6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立春过后,万物复苏,草木萌发,蛰虫涌动,大自然褪去冬的萧索,披上了新装,展露了笑颜。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怀揣着各自瑰丽的梦想,向激情的六月进发。不管这一路是晴空万里,还是疾风骤雨,我们都要尽情地挥洒汗水,毅然前行。
① ,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②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③ , 决眦入归鸟。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皆博学高雅的句子是“ , ”。
⑤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因朋友远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极致的两句诗是: , 。
⑥《出师表》表现作者临危受命,勇挑重担的句子是“ , ”。
当我们身处人生逆境时,更应从经典阅读中汲取精神力量。《红楼梦》中, 在经受了人生苦难遭遇后仍然废寝忘食,疾心学习写诗,使人不得不叹服她的聪颖灵秀、刻苦勤勉。节选自《 》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英子在父亲去世时以小小的年纪担起了家庭的责任。我们还可以从 的《再塑生命的人》中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
A格列佛 B林冲 C简•爱
老师:请问什么东西“嘎吱”“ 嘎吱”响?
小明:老师,电风扇啊!真是烦人。
老师:那么,就先关掉吧。哪个坏了呢?
班长:老师,是靠前门的第一个坏了。
老师:哦。那麻烦你去请总务室的王师傅来修一下。
班长:好的,我现在就去。
……
班长:哎呀,老师,王师傅不在啊。怎么办?
老师(一笑):哦!那你说呢?
班长(恍然大悟):哈哈,写留言条!
老师:对啦,那写留言条的事就归你了。别忘了怎么写哦。
班长:放心啦,老师。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敲门
孙道荣
“咚,咚咚,咚——”走进楼梯口,他习惯性地走到101室的门前,敲门。敲门的节奏,也是他和她早就约好了的,“咚,咚咚,咚——”永远固定的节拍。只要听见这个节奏的敲门声,她就知道是他,这样她就不用急着来开门,以免有个闪失。过一会儿,门轻轻打开了,露出一张沧桑的脸来。隔着门,他对她笑笑:今天好吗?她也笑笑,露出几乎没了门牙的嘴巴,好,好着呢,上班累吧?我没事,赶紧早点回家去吧。看到她精神很好,确实没事,他才放心地上楼,回家。他的家在四棱。
这是他每天的功课。
他和她,不是母子,也不是亲戚,只是普通的邻居。考虑到她年龄大了,又是一个独居老人,社区就近安排个邻居帮忙照应照应她。也没有太多的事,就是每天记得去敲敲老人的门,看看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万一有个什么意外,也好及时处置。之所以选择了他,除了他是个热心肠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能够准时回家,从来不在外面有什么应酬,这样才便于每天都能准时去敲敲老人的门。老人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照顾。
社区找到他,他欣然接受了。于是,每天下班回来的时候,他都会先去敲敲101室的门,把老人喊应了,才回自己的家。有时候,路上碰见放学的儿子,他会和儿子一起去敲老奶奶的门,他会让儿子敲,儿子已经学会了他敲门的方法,“咚,咚咚,咚——”不急不慢,不轻不重。门打开了,她看到他们父子,开心地笑了,摸摸儿子的脑袋,经常还会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来。这些糖果,都是老人远在海外的儿子邮寄回来的。
老人的身体很硬朗,但也发生过几次小意外。有一次,他敲门的时候,她正好在卧室里接儿子打来的越洋电话,没听到他的敲门声。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放下电话,她才听见了敲门声,虽然敲门的节奏不对头,但她知道这是他回家的时间,一定是他,她几乎是一路小跑去开门,差点摔了一跤。幸亏只是虚惊一场。还有一次,中午,她累了,靠在沙发上养神,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敲门声:“咚,咚咚,咚——”老人兴奋地想,今天这孩子难道没上班,怎么这时候来敲门啊。喜颠颠打开了门,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推销员。等傍晚的时候他来敲门,老人将这个趣事讲给他听,一老一少,笑得很开心。
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流逝。“咚,咚咚,咚——”每天黄昏,熟悉的节奏,就会在楼梯洞口响起。准时响起的敲门声,和紧接着“吱牙”打开的门轴声,让人感到宁静、安详。
那天,因为一个突发情况,他带着老婆和孩子去了一个朋友家。黄昏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想起了敲门这件事,看来今天是敲不成门了,因为走得急,他偏偏又忘记了带电话簿,记不得她家的电话,无法通知她。朋友安慰他,这么多年了,就这一次,应该不会这么巧,有什么事情。也只好这样想了。
晚上十一点多,他们一家回家。在楼梯洞口,看着101室的门,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敲敲门?太晚了,她一定已经休息了,明天一早再来敲门吧。
他们刚回到家,自己家的门却突然响起来了,“咚,咚咚,咚——”熟悉的敲门声。他赶紧跑去打开门,果然是楼下的老太太。
你们没事吧?她急切地问。傍晚,没看见孩子放学,也没看见你媳妇下班回家,你又没来敲门,我以为你们出什么事了,又没法联系你们,真是担心死我了。刚才我听见楼梯洞里的声音,就想着是不是你们回来了,所以赶紧又上来看看。看到你们没事,我就放心了。
“又上来看看”,这么说,她已经跑上来几趟了?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他搀扶着她,将她送下楼。他答应她,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准时去敲门。因为,那已经是他们共同的牵挂。
回答。
①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声冷汗,连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此句写出他了怎样的心情?)
②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湿湿的”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植物“预测术”
①《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写了发生在大观园里的一件怪事:那些本该在阳春三月开花的海棠树,在花木凋零的ll月却突然开满了鲜花。聪明过人的探春心想:“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不久,大观园开始走向衰落。
②植物究竟有没有预知天灾人祸及天气变化的能力呢?虽说预知人祸的能力大多在文学作品中才能看到,但预测天灾及天气变化的本领却是活生生的事实。许多科学家对这一有趣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
③科学家发现,含羞草能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含羞草的叶子排列整齐、对称、轻轻触动一下它的叶尖,整个叶子都迅速合起来,真像低眉顺目、含羞自持的少女一般。通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是白天打开,夜晚闭合;日出前30分钟舒展枝叶,日落30分钟后枝叶则收拢。假如一反常规,白天闭合,夜晚舒展,则表示大自然将发生变异,这种反常表现很可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有人观察到,如果周围 60公里的范围内将发生大地震时,约40分钟前,含羞草会发生行为改变,会在白天将叶子闭合起来。看来,含羞草的确能预知地震,给人以警示。
④多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有一种植物,人们称它为“地震花”,可能是属于樱花一类的植物。它们生长在山坡上,地震发生之前,便会开花。岛上的居民把这种植物当作观测装置,只要发现它开花了,马上作应急准备。
⑤一些树木也具有这样奇异的“超能力”。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在地震来临之前,蓟县穿芳峪一个地方的柳树,在枝条顶部20厘米处,全部出现枝枯叶黄的现象。人们发现,当树木出现重花(二次开花)、重果(二次结果)或突然大片枯萎死亡等异常情况,那么很可能是地震将要发生了。
⑥科学家们观察到,地震发生之前,许多植物的生物电位会发生变化。l983年,日本秋田发生7.6级地震。震前20小时左右,日本观测点上的合欢树生物电位开始激烈地上下波动;震前l0小时,又平静下来;震前6小时,再次异常;地震之后,异常消失。除了合欢树以外,还有一些植物也能产生与合欢树一样的生物电位变化,像桑树、凤凰树、漆树等等。
⑦还有一些可以预报天气变化的植物,下雨、阴天、晴天都可以预报。
⑧广西忻城县龙顶山村旁,生长着一棵150多岁的“气象树”,当地人叫它青冈树。它的叶子颜色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晴天,一般是深绿色;当叶子变红的时候,就预示两天内这一带将要下大雨;雨过天睛,叶子又恢复成深绿色。多年来,当地农民就是根据叶子的颜色来预测天气,安排农活的。
⑨在安徽省和县高关乡大滕村旁,有一棵树龄400多年的老榆树,它也能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这棵树如果在谷雨前发芽,长得芽多叶茂,就预示雨水多;如果它跟别的树一样,按时节发芽,树叶长得疏密有致,就预兆风调雨顺;要是它推迟发芽,叶子长得又少,就预示雨水少,有旱情。几十年来的观察资料证明,它对天气变化情况的预报是相当准确的。
⑩这些植物为什么具有这种神奇的功能?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它的根系敏感地捕捉到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磁场等复杂变化。那为什么其他植物不具备这种功能?看来,要想解开植物预测的机理,还要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一旦把植物预知大灾难的超能力之谜揭开,那么将在人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树立起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①一些树木也具有这样奇异的“超能力”。(“超能力”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②通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是白天打开,夜晚闭合。(“通常情况下”能否删去?为
什么?)
三、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杨诚斋①夫人罗氏,年七十余,每寒月黎明即起,诣厨躬作粥一釜,遍享奴婢,然后使之服役。其子东山先生启曰:“天寒何自苦如此?”夫人曰:“奴婢亦人子也。”东山守吴兴,夫人尝于郡圃种纻②,躬纺缉③以为衣,时年盖八十余矣。东山月俸,分以奉母。夫人忽小疾,既愈,出所积券,曰:“此长物④也,自吾积此,意不乐,果致疾。今宜悉以谢医,则吾无事矣。”平居首饰止于银衣止于绸绢。生四子三女,悉自乳,曰:“饥人之子,以哺吾子,是诚何心哉?”诚斋父子,视金玉如粪土。诚斋、东山清介⑤绝俗,固皆得之天资,而妇道母仪所助亦已多矣。
【注】①杨诚斋:即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②纻:麻。③缉:把麻拆成缕连接起来。④长物:多余的东西。⑤介:正直。
①其子东山先生启曰:“天寒何自苦如此?”
②诚斋、东山清介绝俗,固皆得之天资,而妇道母仪所助亦已多矣。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四、作文(共1小题)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 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