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5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6小题)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 的诗词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函养心灵。每场比赛都将有一首特别设计的开场诗词,百人团将齐声朗诵10首人们耳熟能祥的名诗佳作,在声光舞美的配合下,别有蕴味。教育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变古诗词整体教育氛 围——未来能减少孩子“苦恼”背书,惬 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改为 改为 改为
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杜甫《望岳》)
②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③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选自《诗经∙秦风》)
④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中抒发词人想要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⑤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有一个情节讲到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明英宗被俘,民族英雄于谦 , 。(用《出师表》中的语句填写),坚守京师,解除了京师之围。
⑥事业成功了,生活稳定了,这是好事。但因事业成功,生活稳定,可能松懈麻痹,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时时用孟子的“ , ”来警醒自己。
阅读经典名著能启迪思想,引领人生。读清代小说家 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我们可以通过范进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悲喜剧,深切感受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摧残;读著名作家鲁迅的《 》,能让我们感受到阿长、范爱农等普通人身上的高贵品质,以及作者笔尖饱含的深厚感情;读戏剧文学的精品《威尼斯商人》,我们从中体味到了 和巴萨尼奥之间的深厚的友情之美。
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小题
①上面连环画中,“他”指的是 。
②第2幅连环画中“他”撕碎的杏黄旗是水泊梁山义军的旗帜,上面写的四个字是“ ”。
③燕青打探到了什么实情?事情结果如何?请补全第6幅连环画的内容。
A.燕青在街上跪下挡驾,用一封旧友书信和金珠宝物,将宿太尉搞定。
B.刘老汉的女儿被冒充宋江的牛头山强盗抢走。李逵与燕青到了牛头山,杀死强盗,救回了刘老汉的女儿,并负荆向宋江请罪。
C.燕青下山去办招安事,戴宗主动要“帮他去走一遭”。
家住杭州市萧山区的萧先生在网上订购了一件衣服,位于杭州市文一路的服装街3号店的商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的身份拟写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萧先生,注意只写正文。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生命的轻重
吴忧
2005年在丽江,我和一些素不相识的人组成一支临时团队,计划沿滇藏线进藏。
途经梅里雪山,我们在飞来寺停下去转山。同行一个北京女大学生不经意间说自己的腿有些肿,出于职业习惯我询问了她的既往病史。女生说她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京时几乎每个月都要去输血。我当时就愣住了:“那你为什么还要到高原来?”再障患者的血液携氧功能本来就很差,更何况是在高原。女生说:“到西藏是我的人生梦想,这一路走来,非常开心,就算死在这里也是值得的。”无话可说的我当即提出要返程,否则患者会有生命危险。
我们同行共有六人,两个老驴友表示,女生已经成年,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她应该自己回去而不影响别人。两个广州游客表示没所谓。藏族向导同意返回迪庆,说那里有医院。
大家争论了很久也没有达成一致,而女生似乎又感冒了,呼吸开始有些困难。于是,我和向导扎西决定自行带患者离开,我们轮流背着女生下山,赶回德钦已是黄昏。终于,我们找到一家医院,女生已经站不起来了,情况看起来很严重。我扯着嗓子喊了好一会儿,才出来一个民工装扮的中年人,他挽着裤腿,手里拿着螺丝刀,似乎刚才正在修理什么。
“医生呢?”我问。他说:“我就是。”我很着急:“这个女生有贫血,现在可能需要吸氧。”他答道:“我们这里没有氧气。”
我抱起女生扭头就走,看来必须要回香格里拉了。我们连夜踏上归途,一路赶到当地最大的迪庆自治州医院。当天上海气温是35℃,而自治州医院急诊室里还烤着一盆火。值班的是位年纪和我相仿的男医生。
“大夫,我也是医生,这个女生有再障,她可能需要吸氧。”看到穿白大褂的同道,我心里顿时有了亲切感。
大夫不语,掏出处方纸,刷刷几笔,我接过来一看,上面竟然写着吸氧多少钱,吸氧管多少钱,一共多少钱——这哪里是处方,分明是一张账单。
“同志,能不能给她查一个血常规?”我小心翼翼地问。
大夫不慌不忙地说:“血常规明天早上可以查,下午5点左右可以出报告。”我又一阵眩晕,在发达地区,医院一般10分钟就可以出报告。
那是一个漫漫长夜。所幸,女孩当夜病情平稳,第二天我们把她送上回丽江的班车,我只记得她隔着车窗的眼神 , 很复杂。从此再无联系。
之后多年,我一直对那几个医生同行的态度耿耿于怀。
后来,我很多次参加了这样的徒步旅行,走过无人区,登过雪山;我还选修了户外运动课,结识了专业运动员,直到那时我才体会到,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就是对整个团队的负责以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在通往珠峰的道路旁,散落着许多逝者的遗骸,后来者经过时莫不心存敬畏。但多年已过,却无人能将他们带回故里,因为,那必将冒着极大的风险,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极端环境下挽救生命是如此不易,但如果是一个连自己都不珍惜的人,别人又何苦冒险去保护她呢?我不知道那个女孩后来怎么样了,我也不知道那次经历对于她的影响,我只希望,她一切安好。
[注释]转山: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是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步行甚至一路磕头,围着圣山,转一圈,或多圈。信徒们相信绕神山转可以清洗一生的罪孽,转山朝圣者年年不断。(选自《看天下》)
得知女孩腿肿时 | 了解女孩身体状况后 | 团队意见不一时 | 到第一家医院 | 到第二家医院 | |
“我” |
|
| 迟疑片刻后坚决下山 |
|
|
年的味道
①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旅行网发布的报告称,2016年春节出境游人数达到600万左右,比2015年同比增长超过10%,相当于所有丹麦人出国玩了一次。另有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平均每个用户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是3.91个小时,比平时每天多了1个小时。抢红包和手机聊天成为典型的春节场景。以至于有人戏言,过年只是换个地方继续抢红包和玩手机。
②联想到近几年逐渐蔓延的“年味变淡”的情绪,感觉传统春节的气质、意义好像是去年塌了一个角,今年又断了一根梁,让人不免伤感。
③比较常见的观点认为年味之所以变淡,是因为生活变好了:过去只有过年才能穿新衣,吃佳肴。而今天,丰饶的吃穿享受就是日常生活,过年也就没意思了。但事实上,春节在中国有4000多年历史,有钱人在各个朝代比比皆是,大户人家反而更注重“年味”。
④为什么时至今日,“年味”反倒一年不如一年呢?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年”的味道原本是“信仰”的味道。
⑤这种信仰首先是“信祖先”,就是传统春节最重要的仪式——祭祖。其次是“信神鬼”,希望神护佑自己,邪祟远离自己。在“年关”这样一个神圣的时空内,拜祭祖先、放鞭炮、发压岁钱、拜年、吃饺子、守岁等等都不仅仅只是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更是人与神相通的方式。
⑥所以,“年味”变淡,其根本是“神味”消失。烧纸钱祭祀先人,已无慎终追远的念想;贴门神、对联,放鞭炮,图的是热闹,并无害怕鬼怪的恐惧;压岁钱全无“压住邪祟”、帮助孩童轻灵岁月成长的含义……我们与神圣世界的沟通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世俗意义上的人与人、社会之间的沟通。除夕之夜我们会看“春晚”,电视一度成了全家人共同“膜拜”的中心。近几年则是各种信息工具的轮番登场:从电话、手机拜年,到短信、微博、微信拜年,再到发红包、抢红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春节期间依旧充斥着凡俗世界的熙熙攘攘。年味就这样在我们的努力中逐渐消失。
⑦春节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一粒种子历经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变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人在这样的境遇里学会“坚忍”和“希望”,在大地荒芜的时候相信几个月后的春华秋实,相信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所以,“过年”特别重要,它是春夏秋冬的“春”,是生老病死的“生”,是所有希望的源泉。
⑧因此,无论是在农舍里憧憬“瑞雪兆丰年”的农民,还是在现代公寓中寄情新年发展的都市白领,信仰“希望”和“生生不息”都是多么神圣和崇高,它是华夏祖先几千年前就给我们的美好馈赠,永远都不该过时。
(选文有删改)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写到,当新年来临,富贵的贾家既要“除夕祭宗祠”,又要“元宵开夜宴”。上至贾母,下至小厮,从腊月一直忙到正月十七,丝毫不敢懈怠,年味甚浓。
【链接材料】未来网特约评论员周成洋发表文章《互联网激发传统文化新生让年味更浓》说,目前最大的感触就是消失的年味回来了,还没过年便已经在各类互联网社交平台上感受到了浓浓的喜庆氛围。“互联网+”改变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传播样式更繁多,内容介绍更丰富,文化更综合,也改变了大众参与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大家都在录个视频拜个年,发个短信庆新年,配个图片说往年。
三、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
【甲】(马)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① , 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② ,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乙】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③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注释】①交趾:地名。②施衿(jīn)结缡(lí),申父母之戒:古时女子出嫁前,父母对其进行告诫或教育。③干:求取。
①此吾所大恶也
②乃簪一花
③吾不以为病
④士志于道
①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
②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白鹤观
戴复古
荒径行如错,蟠松看转奇。
鸟声人静处,山色雨晴时。
赊得溪翁酒,闲寻道士棋。
个中有佳趣,莫怪下山迟。
【注】戴复古: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南塘石屏山,山上有白鹤观。
四、作文(共1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农民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只施有机肥料,不用化肥、农药,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这样做,虽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与市场经济不相宜,但是长成的苹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无机肥,苹果虽然长得又快又大,却不香甜。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 600字至 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二)以《不知不觉中,我已改变了想法》为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不得抄袭、套作。②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