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省抚顺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

年级:高考 学科:数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若集合A={x|3x﹣x2>0},B={x|x﹣1<0},则集合A∩B为(   )
A . {x|x<0} B . {x|x<1或x>3} C . {x|0<x<1} D . {x|x<3}
2、已知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z= ,则z的共轭复数 的虚部为(   )
A . ﹣3i B . ﹣3 C . 3i D . 3
3、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ABC=120°,则 的值为(   )
A . 3 B . ﹣3 C . D .
4、在学期初,某班开展任课教师对特困生的帮扶活动,已知该班有3名青年任课教师与4名特困生结成帮扶关系,若这3名青年教师每位至少与一名学生结成帮扶关系,又这4名特困学生都能且只能得到一名教师的帮扶,那么不同的帮扶方案的种数为(   )
A . 36 B . 72 C . 24 D . 48
5、等差数列{an}中,若a4+a6+a8+a10+a12=120,则a9 的值是(   )
A . 14 B . 15 C . 16 D . 17
6、等差数列{an}中,若a4+a6+a8+a10+a12=120,则a9 的值是(   )
A . 14 B . 15 C . 16 D . 17
7、已知x= (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y=log52,z=log4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x<y<z B . y<z<x C . z<y<x D . z<x<y
8、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 16+3π B . 12+3π C . 8+4 +3π D . 4+4 +3π
9、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 98 B . 99 C . 100 D . 101
10、已知双曲线 =1(a>0,b>0)的右焦点为F(c,0),过点F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在第一象限内与双曲线及双曲线的渐近线的交点依次为A、B,若2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值为(   )
A . B . C . 2 D .
11、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为正方形,PA⊥底面ABCD,AB=2,若该四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体积为 的同一球面上,则PA的长为(   )
A . 3 B . C . 1 D .
12、已知 满足 ,则g(x)=2cos(ωx+φ)在区间 [0,] 上的最大值为(   )
A . 4 B . C . 1 D . ﹣2
13、已知函数f(x)=lnx﹣x3与g(x)=x3﹣ax的图象上存在关于x轴的对称点,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 (﹣∞,e) B . (﹣∞,e] C . (﹣∞, D . (﹣∞,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若(x+ 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其常数项的值为      
2、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 ,则z=4x+y的最大值为      
3、已知抛物线y2=px(p>0)的焦点为F,过焦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2+y2﹣2x﹣4y﹣4=0,则此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4、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其公比为2,设bn=log2an , 且数列{bn}的前10项的和为25,那么 +…+ 的值为      
5、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其公比为2,设bn=log2an , 且数列{bn}的前10项的和为25,那么 +…+ 的值为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c= ,且bsinB﹣asinA= acosA﹣ bcosB.

(Ⅰ)求C;

(Ⅱ)若△ABC的面积为 ,求a与b的值.

2、△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c= ,且bsinB﹣asinA= acosA﹣ bcosB.

(Ⅰ)求C;

(Ⅱ)若△ABC的面积为 ,求a与b的值.

3、某学校为了了解本校高一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小时)的情况,按10%的比例对该校高一600名学生进行抽样统计,将样本数据分为5组:第一组[0,2),第二组[2,4),第三组[4,6),第四组[6,8),第五组[8,10),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求图中的x的值;

(Ⅱ)估计该校高一学生每周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间;

(Ⅲ)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校高一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学校准备选拔2名学生参加全市阅读知识竞赛,现决定先在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放法,共随机抽取6名学生,再从这6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竞赛,在此条件下,求第三组学生被抽取的人数X的数学期望.

4、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其中AB⊥AD,AB=2AD=2AA1=4,CD=1.

(Ⅰ)证明:BD1⊥平面A1C1D;

(Ⅱ)求BD1与平面A1BC1所成角的正弦值.

5、已知椭圆C; =1(a>b>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0),过原点O的直线(与x轴不重合)与椭圆C相交于D、Q两点,且|DF1|+|QF1|=4,P为椭圆C上的动点,△PF1F2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1)求椭圆C的离心率;
(2)若A、B是椭圆C上关于x轴对称的任意两点,设点N(﹣4,0),连接NA与椭圆C相交于点E,直线BE与x轴相交于点M,试求 的值.
6、已知函数f(x)=lnx﹣
(1)若函数f(x)在定义域内不单调,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f(x)在区间(0,1]内单调递增,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x1、x2∈R+ , 且x1≤x2 , 求证:(lnx1﹣lnx2)(x1+2x2)≤3(x1﹣x2).
7、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 (α为参数),将曲线C1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得到曲线C2 , 在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4ρsin(θ+ )+ =0.

(1)求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及直线l与曲线C2交点的极坐标;
(2)设点P为曲线C1上的任意一点,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大值.
8、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f(x)=|a﹣x|(a∈R)

(Ⅰ)当a= 时,求使不等式f(2x﹣ )>2f(x+2)+2成立的x的集合A;

(Ⅱ)设x0∈A,证明f(x0x)≥x0f(x)+f(ax0).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辽宁省抚顺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