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

A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 .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 . “大跃进”运动 C . “文化大革命”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3、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   )

A . 经济特区 B . 特别行政区 C . 民族自治区 D . 沿海经济开放区
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近一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有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转折”,最终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两次“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 . 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C . 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
5、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6、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     )

A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 . 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 . 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7、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 .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 放开肚皮吃饭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C . 所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 . 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8、如果为如图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 .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9、语汇有着鲜活的时代印记,与如图所示事件相符合的语汇是(   ) _x0000_i1025

A . 开天辟地 B . 星火燎原 C . 当家做主 D . 改革开放
10、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高指标、 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你认为有以下哪些原因导致的(    )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缺少经验

③又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1、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

A . “大跃进”时期 B . 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土地改革时期
12、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4、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伸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共 “十五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二大”

A . 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 . 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 .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 . 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15、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新形式,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公私合营的浪潮。“浪潮”是指(   )

A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 “大跃进”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农业合作化
1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 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C .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7、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8、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二次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    )

A . 邓小平南方谈话 B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 开放上海浦东 D . 中共“十三大”召开
19、2015年1月4 日,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万个故事献祖国”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举行。我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共同发展 B . 民族团结 C . 民族平等 D . 民族区域自治
20、在进行主题为“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判断题(共6小题)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

A . 正确 B . 错误
2、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A . 正确 B . 错误
3、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的格局。(   )

A . 正确 B . 错误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国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改革的大潮中,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A . 正确 B . 错误
5、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广州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

A . 正确 B . 错误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集体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      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是我国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       (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会议)。

3、1950年10月,      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被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致死。

四、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

1、2017年中国改革开放39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展览一:追根溯源

我国对内改革最早始于哪里的农村?

(2)

展览二:领导风采

 

材料二和哪个历史事件相关?这件事有何重大意义?

(3)展览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两支突起的“异军”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两支“异军”一支是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另一支“异军”是指外资企业。你知道我国最早引进外资的地区是哪里吗?

(4)展览四:新华网莫斯科3月23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访问俄罗斯(如图),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演讲中,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新华网莫斯科电

习近平提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那么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被称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导我们继续开创未来的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成功,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材料二:“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1952年某农民

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下图反映了历史上什么重大事件? 在此事件中实现和平过渡的创举是什么?

_x0000_i1032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哪次会议通过的?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中央决定开开展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

图片_x0020_8   图片_x0020_7    图片_x0020_6

图一               图二 公社语录         图三 玉米千斤重

材料三  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据材料一,为了有效地进行土地改革,国家颁布一部重要文件,名称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图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大历史意义。

(3)据材料二,图二和图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两个失误?

(4)据材料三,歌谣赞扬了我国在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概括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