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信阳市光山县司马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8小题)
① , 弹琴复长啸。
②马上相逢无纸笔, 。
③《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因闻听《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家乡与亲人的诗句: , 。
④《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 , 。”
⑤现在正是春天,请默写一句古人有关春天的诗句: , 。
每逢周六, 都要惩罚一下本周以来犯过错误的孩子,然后他就去做晚祷,这时,厨房成了孩子们的天地。外祖母收养的弃儿 弄来黑色蟑螂,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上文中的“她”是个怎样的女性?阿廖沙为什么最喜欢她?
①俗语(或谚语):
②古诗:
公益广告语: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A: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 “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存;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B: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①平日里:“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
②节日里:
③生病时:父亲夜晚送儿治病的温馨情境;
④上学时:
没钓到的大鱼
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我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小有成就的建筑师了。
七岁那年,我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傍晚,我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我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落日的余辉下,水中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猗。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湖水中的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我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钓,急忙收到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熟练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终于,我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我们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的翕动着。母亲揿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 ”母亲说。
“不!妈妈!”我哭了。
“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着我。
“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我仍然伤感不已。
我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也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我从母亲那平时温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不可更改的。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钓,把它放了生。
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回想刚才钓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我就像做了一场梦。
如今,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我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如我所说,我再也没有能钓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我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我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我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我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夜的教诲,并常常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讲述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三、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恐已暮矣 |
|
②盲臣安敢戏君乎 |
|
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
④及鲁肃过寻阳 |
|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四、作文、(共2小题)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了我们帮助、教育和启迪。
请以“感谢 ”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作文题,可以填上父母、老师、亲戚、朋友、同学等值得你感谢的对象。②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具有真情实感。③抓住人物特点,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刻画人物形象。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叙事要完整,要有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