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

A . 山顶洞人 B . 半坡原始居民 C .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 大汶口原始居民
2、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 齐国 B . 楚国 C . 燕国 D . 秦国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

①陈胜     ②项羽       ③吴广      ④刘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4、参考下图:根据材料“1923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的遗址和头盖骨,他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原始人
5、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 .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 .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 .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6、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

A . 自然环境不同 B . 使用的工具不同 C . 生活习惯不同 D . 思想意识不同
7、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关于如图所示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概括较为准确的是(    )

A . 聚族而居 B . 采集狩猎 C . 原始农业 D . 贫富分化
8、开学了,同学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地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这一下难倒了许多人.那么,聪明的你能告诉我们丙姓什么吗(    )

A . B . C . D .
9、长篇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讲述了武王伐纣的故事,该小说是以哪一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创作的(    )

A . 炎黄战蚩尤时 B . 夏末商初 C . 商末周初 D . 春秋战国
10、人们常把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种称呼应该起源于(    )

A . 甲骨文的记载 B . 西周的分封制 C . 大汶口文化 D . 春秋时的争霸
11、

如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

A . 司母戊鼎 B . 青铜立人 C . 青铜树 D . 四羊方尊
1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 走向统一 B . 战争频繁 C . 诸侯争霸 D . 王室衰微
13、如图是中国故宫养心殿悬挂的一块牌匾,其中“仁”的思想来源于(    )

A . 道家 B . 法家 C . 儒家 D . 墨家
14、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的主张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

A . 以德化人 B . 以礼治国 C . 因材施教 D . 有教无类
15、如图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的修建者是(    )

A . B . 商鞅 C . 李冰 D . 李春
16、秦灭六国,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 . B . C . D .
17、反腐倡廉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官员管理,强化监察制度是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途径。下列机构履行这一职责的是(    )

A . 丞相   御史大夫 B . 太尉       御史大夫 C . 丞相   太尉 D .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18、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始皇修长城防御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 . 氐族 B . 鲜卑族 C . 匈奴族 D . 大月氏
19、电影《英雄》中,秦始皇颁布诏令所使用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铭文 D . 小篆
20、与西汉相比,东汉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    )

A . 农民起义后建立的封建王朝 B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 .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 D .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21、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 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 C . 华佗──撰写《九章算术》 D . 司马迁──著《伤寒杂病论》
22、如图所示历史文物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    )

A . B . C . D .
23、如图所示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淝水之战 D . 赤壁之战
24、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美誉,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    )

A . 《兰亭序》 B . 《九成宫碑》 C . 《颜氏家庙碑》 D . 《玄秘塔碑》
25、如图所示,他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他是(    )

A . 贾思勰 B . 祖冲之 C . 王羲之 D . 顾恺之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古代的丝绸之路自古就是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和平之路……”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中国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据图回答:

(1)图中道路的开通是在什么时期?起止点分别是在哪儿?

(2)图中道路的开通与哪一事件有关?此后,当时的王朝在何时设置了什么机构,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3)图中道路的开通有何意义?

2、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据图回答: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1)材料一中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2)材料二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用简练语言概括。

(3)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关系。

(4)综上所述,你认为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发展提供什么启示?(一点即可)

3、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据图回答: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自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三:看图回答

(1)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谁?他推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依据材料说出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卫鞅变法内容中最受新兴地主阶级欢迎的是什么?达到秦国迅速“强兵”目的措施是什么?

(3)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除此之外,改革还有哪些措施?

(5)当今,我国也正处于改革大潮之中,以上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5、

认识历史名人,知道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指的是谁?

(2)图一中的人物所创立的学说体系被后人称为什么学派?这位伟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3)图二,图三中的人物对图一人物的学说持怎样的不同态度?

(4)图二,图三中的人物在政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