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四十)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谙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那的确是一株jiān      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zhù      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yīn      ,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fèng      间漏下来的碎汞。有时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③孤不度德量力,      ,而智术浅短,      ,至于今日。(陈寿《隆中对》)

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词语。

①陶后有闻         ②柳条将舒未       

③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         ④故有所不辟也      

4、名著阅读。     

①那官人生得豹头环耳,燕翎胡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傅端的非凡,使得好器械!”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彩,必然是好。”……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

其中“那官人”是      ,与他相关的一个情节      

②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受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作乱。

这段文字出自      (书名)中的      (篇名)。

二、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2)从修辞角度赏析“美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

①夜大雪,眠         ②起彷徨      

③经宿方至,门不前而返       ④王子猷暂寄人空宅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3)“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

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武牧羊

班  固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徒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⑤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选自《汉书》)

【注释】①律:卫律,投降匈奴,封为王。②羝(dī)乳:公羊产子。③去:藏。④旄:牦牛尾巴的毛。⑤檠(qǐng):正弓的器具。⑥服匿(nì):盛酒酪的器皿。⑦丁令:即丁灵、丁零。有说是指丁灵王卫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单于         ②单于愈益欲       

其衣食       

(2)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3)苏武有怎样的气节?请结合文段概括分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四十)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