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三十)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xié      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qiè      ,静静地流着,低低地yín      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chéng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②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⑥做人应如莲花一般“            ”,无论外界有多大的诱惑,都能    坚守住心灵深处的高贵,不浮躁,不自羡,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一颗纯净的心。(周敦颐    《爱莲说》)

⑦“            ”苏轼宽慰自己,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世上难有十全十美之事。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及鲁肃寻阳         ②久乃和      

③一鼓作气,而衰       ④高二黍许      

4、名著填空。

    许多文学大师的经典之作都反映了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比如老舍笔下为梦想奋斗,三起    三落的            的《威尼斯商人》里那个吝啬的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还有莫泊桑《      》中生活拮据却梦想有朝一日靠弟弟的财产成为上流人物的菲利普夫妇。这些小人物是芸芸众生的典型代表,也是小说创作中一种不可忽视的现实。

二、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 , 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此诗是一首离别诗。②畎(quǎn):田间小沟。③棹(zhào):用桨划船。

(1)全诗借助“长堤逶迤,            ”等景象,向读者展示了一幅色调清新明快的水彩画。

(2)诗的最后一句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桃溪浅处不胜舟”?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 , 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长好学          ②母问其 , 具以实答      

出行         ④自盗者大惭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3)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会稽黄中立 , 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选自《尚节亭记》)

【注释】①黄中立:人名,生平不详。②澹:淡泊。③柯:草木的枝茎。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1)
A . 之曰    之者谁 B . 而柯不改,叶不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 C . 能以节立身者矣    陶后有闻 D . 有大过人者    臣知不如徐公美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3)从上文看,作者“观而喜之”“安得不喜之”,是因为作者欣赏黄中立的哪些品格?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三十)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