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章单元测试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气候特征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东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最为珍贵的是(    )  

A . 矿产资源 B . 原始森林 C . 动物资源 D . 水利资源
3、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与其对应地形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横断山区 B .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内蒙古高原 C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 D . “石芽、石林、峰林、溶洞广泛”——青藏高原
4、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水土流失 B . 生态环境的破坏 C . 风力强大 D . 土质疏松
5、某中学学生联谊会上,四位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下列表述属于西藏自治区的是(    )  

A . 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 B . 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 C . 我们这里石林广布,吸引了众多游客 D . 我的家乡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
6、青藏地区发展牧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草场面积大   ②气候寒冷、干旱,适合牧草生长

  ③耕地面积小   ④牧草的营养成分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7、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草原主要属于(    )  

A . 热带草原 B . 温带草原 C . 高寒草原 D . 稀树干草原
8、下列对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上海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 B . 京九铁路与京沪铁路在这里交汇 C . 上海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 D . 上海是仅次于北京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
9、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回答问题。

(1)四幅图片中,反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1)
A . B . C . D .
(2)图①代表的省区,物产有(    )   

(2)
A . 石油、天然气 B . 哈密瓜、香蕉 C . 三河牛、三河马 D . 长绒棉、牦牛
(3)对图④地区的生产、生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传统民居以竹楼为主 B . 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C . 农牧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很高 D . 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10、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为(    )  

A . 桃、菠萝、苹果 B . 葡萄、哈密瓜 C . 菠萝、柑橘、荔枝 D . 苹果、香蕉、梨
11、主要生活在牧区的一组少数民族是(    )  

A . 高山族、朝鲜族 B . 维吾尔族、苗族 C . 满族、壮族 D . 藏族、蒙古族
12、我国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与东部相比,西部自然条件的优势是(    )  

A . 水资源丰富 B . 平原面积广大 C . 气候温暖湿润 D . 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
13、为了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新疆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一种灌溉设施——坎儿井。坎儿井可以(    )  

A . 增加大气降水 B . 方便从塔里木河引水 C . 减少输送过程中的水蒸发 D . 增加冰川雪水融化量
14、

下列四省区境内的山脉界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能正确反映青藏地区人文特征的有(    )

  ①牧民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②那达慕大会上人们骑马摔跤

  ③青稞基地里藏民辛勤劳作

  ④牧场里藏山羊、藏绵羊在欢唱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6、下列对图中甲、乙、丙、丁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有(    )

①甲处平原辽阔,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

②乙地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区

③丙处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此处地势崎岖不平

④丁区牧民冬季主要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地牧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7、下图中,甲、乙两个地区都位于(    )

  


A . 南方地区 B . 北方地区 C . 青藏地区 D . 西北地区
18、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青藏地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中草场自然条件最好的 B . 南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C . 南方地区地形单一,平原面积广大 D . 云贵高原地形平坦广阔,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它是与万里长城、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它通过地下通道将很远地方的雪水引下山,灌溉农田。

(1)上图所示的是哪一种水利设施?它分布于我国的哪里?

(2)这种水利设施有何优点?当地发展了何种特色的农业?

(3)请简要说明这一水利设施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

2、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A        B        

    河流:C        

(2)从五带看,黄土高原地区属于      带,从季风影响看,该地区属于      区。

(3)由图可知,延安在1951~1991年的40年中,约有      年为涝年,约有       年为旱年,可见当地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造成该灾害的自然原因是       。

(4)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4)
A . 7、8月暴雨集中 B . 黄土土质疏松 C . 地表植被稀少 D . 人类的过度开发
3、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景观,请判断塔里木盆地属于哪一景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                        等地。本区      平原和      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

(3)青藏地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4)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条件是什么?

5、观察“太湖流域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河流或湖泊名称。

  A       B      

(2)从图中可以看出,太湖流域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此特点?

(3)苏州素有“江南水乡”之美称,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8。你认为造成苏州缺水的原因是什么?

(4)新时期水乡城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6、观察“太湖流域图”,回答问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盆地又称为巴蜀盆地、信封盆地或紫(红)色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它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位于中国腹心地带和西部地区东缘中段,囊括四川中东部和重庆大部;总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盆地中的主要城市有成都、重庆、南充、绵阳等,其文化为巴蜀文化。

材料二:四川盆地农业较发达,是中国著名的农业区。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四川盆地分布的紫色土面积达14万平方千米。

(1)根据上述材料,四川盆地属于(    )  

(1)
A . 热带季风气候 B . 温带季风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2)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说说这一地区种植最多的一些农作物。

(3)说说四川盆地农业较发达,成为我国著名的农业区的自然原因。

(4)从文化方面列举四川盆地的地区特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章单元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