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章第三课西北地区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内蒙古自治区地处(    )  

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区 B . 温带针叶林气候区 C . 温带草原气候区 D . 温带荒漠气候区
2、下图中,A地区的区域特色是(    )


A . 地势平坦,稻作农业 B . 气候干旱,绿洲点布 C . 地广人稀,高度机械化耕作 D . 草畜丰富,奶茶、羊肉迎客
3、小西和小敏在暑假期间结伴旅游,他们乘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出发到呼和浩特旅游,在途中他们能看见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 . 草原——荒漠——森林 B .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 . 森林——草原——荒漠 D .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4、下列诗句中,最适合用来描写内蒙古草原风景的是(    )  

A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下列关于内蒙古草原的畜牧业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机械化程度高 B . 人工放牧 C . 牧场规模很大 D . 生产效率很高
6、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地表景观由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荒漠,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自东向西,温度逐渐降低 B . 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 C . 自东向西,山地逐渐增高 D . 自东向西,河流逐渐减少
7、小强同学到内蒙古大草原旅游,他不大可能看到的是(    )  

A . 赛马 B . 马头琴 C . 摔跤比赛 D . 坎儿井
8、下列歌曲最能反映内蒙古地区特色的是(    )  

A . 《二泉映月》 B . 《赛马》 C . 《高山流水》 D . 《阳春白雪》
9、下列关于内蒙古草原牧民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牧民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食 B . 喜欢赛马、射箭等活动 C . 牧民一般都热情好客 D . 牧民们都过着定居生活
10、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1)上图中,属于内蒙古草原牧民住房的是(    )  

(1)
A . B . C . D .
(2)该住房的最大特点是(    )  

(2)
A . 便于搬迁 B . 保暖御寒 C . 采光条件好 D . 预防猛兽侵袭
11、蒙古族牧民的生活特点有(    )

  ①逐水草而居  ②过定居生活  ③喜食奶茶  ④穿着蒙古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A字母表示      (山脉);

  B字母表示      (山脉);

  C字母表示      (山脉);

  E字母表示      (山脉);

  F字母表示      (高原);

  G字母表示      (海);

  H字母表示      (海)。

(2)D字母表示的是      (省级行政区)。其行政中心是      ,该地位于      (地形区),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3)D地主要的自然景观是(    )  

(3)
A . 荒漠 B . 森林 C . 草原 D . 雪山
(4)D地适宜发展(    )  

(4)
A . 种植业 B . 畜牧业 C . 渔业 D . 商业
(5)历史上,D地曾经“水草肥美”“风吹草低见牛羊”,而如今草原退化,沙尘暴天气频发,其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6)你认为保护D地的草原,防治荒漠化,可采取哪些措施?

2、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3、内蒙古草原的文化与草原、牧业生产是分不开的。试举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一两个例子,画出它们与草原、牧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图。

例如:食:奶茶——牛奶或羊奶——饲养牛羊——草原牧业生产

(1)住:      ——      ——      ——      

(2)衣:      ——      ——      ——      

(3)行:      ——      ——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章第三课西北地区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