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四校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变温动物 B .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C . 脊椎动物 D .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湿棉球擦拭其体表,以保证它正常的(  )

A . 运动 B . 消化 C . 呼吸 D . 生殖
3、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

A . 空气缺氧 B . 水中缺氧 C . 缺乏饵料 D . 池塘缺水
4、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种类保持不变 B .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总数量保持不变 C .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不变 D .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5、为了适应陆地干燥的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    )

A . 蚯蚓的刚毛 B . 蛇的鳞 C . 蝗虫的外骨骼 D . 蜥蜴的细鳞
6、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 . 涡虫和海葵 B . 海葵和珊瑚虫 C . 河蚌和水母 D . 水螅和草履虫
7、下列哪项是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  )

A . 体表有刺细胞 B . 身体呈两侧对称 C . 身体呈辐射对称 D . 有口无肛门
8、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有(  )

①梭子蟹 ②蛾螺 ③水蚤 ④龟  ⑤鳖   ⑥河蚌   ⑦对虾   ⑧乌贼.

A . ①④⑤⑥ B . ①③⑦ C . ①③⑥⑦ D . ③④⑥⑧
9、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

A . 外骨骼 B . 皮肤 C . 细胞膜 D . 细胞壁
10、蝗虫是同学们熟悉的昆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蝗虫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能飞行 B . 蝗虫需要定期蜕皮 C . 蝗虫是昆虫,但不是节肢动物 D . 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11、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鱼”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那么水中生活的鱼类能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  )

A . 胸鳍的摆动 B . 尾鳍的摆动 C . 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 D . 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12、蜥蜴和蛇等爬行动物的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有利于(  )

A . 自由运动 B . 协助呼吸 C .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D . 保持体温恒定
13、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其动力主要来自(  )

A . 四肢 B . 胸骨 C . 胸肌 D . 羽毛
14、2016年是我国农历的猴年,自古以来,猴一直是聪明伶俐的象征.下列对猴的特征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肺呼吸 ②胎生、哺乳 ③体表被毛 ④变温动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15、如图为哺乳动物的牙齿的结构,下列关于图中动物食性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乙均为植食性动物 B . 甲、乙均为肉食性动物 C . 甲为肉食性动物,乙为植食性动物 D . 甲为植食性动物,乙为肉食性动物
16、在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 . 家鸽、壁虎、青蛙 B . 蝗虫、蚯蚓、蜈蚣 C . 鲫鱼、家兔、螳螂 D . 蚂蚁、蜜蜂、鲨鱼
17、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家兔﹣﹣﹣肺.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⑤ D . ②③⑤
18、如图中甲、乙 表示两组肌群.图中动作发生时它们所处的状态是(  )

A . 甲、乙同时收缩 B . 甲收缩、乙舒张 C . 甲舒张、乙收缩 D . 甲、乙同时舒张
19、如图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20、如图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21、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④①②③ D . ③④①②
22、下列各项中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 蚯蚓学走迷宫 B . 公鸡尝试绕道取食 C . 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 D . 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
23、在哺乳动物的社会行为中(  )

A . 个体彼此平等,不分贵贱 B . 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 C . 个体形态上没有任何差异,彼此十分相似 D . 多数个体是最占优势者
24、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 . 制造有机物 B . 帮助植物传粉 C . 维持生态平衡 D . 促进物质循环
25、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最主要的危害是(  )

A . 会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 B . 猴子吃桃,将桃核随意乱扔 C . 会破坏生态平衡 D . 减少了人类的朋友
26、下列各项措施中,对保护生态坏境更有利的一项是(  )

A .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B . 往农田中喷洒大量的农药,将农田中的害虫全部杀死 C . 将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杀死引发赤潮的藻类植物 D . 将山上的树木砍伐,修改成梯田,增加粮食的产量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请将下列与青蛙、蜥蜴有关的叙述分别用线连起来

青蛙               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

                  产的卵具有坚毅的卵壳

蜥蜴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终生生活在陆地上

2、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1)①涡虫                       A腔肠动物

②水螅                       B扁形动物

③蚯蚓                      C线形动物

④蛔虫                     D环节动物

⑤蜘蛛                     E软体动物

⑥蜗牛                     F节肢动物

(2)A腔肠动物                      a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B扁形动物                        b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C线形动物                        c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D环节动物                       d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E软体动物                       e身体有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

F节肢动物                       f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3、如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的体表有坚韧的      ,可起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      ,可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3)依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将上述动物分为两大类:其中A属于      动物,B、C、D、E属于      动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填字母).

(4)E的毛有      作用;其牙齿有            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5)D的      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      与肺相通,可以贮存空气,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4、

今年10月12日是第16个世界关节炎日,主题是“运动促改善”,旨在提醒人们重视定期锻炼在关节炎治疗中的益处.人们常常将关节炎视作老年病,其实所有年龄段的人,甚至包括儿童都有可能罹患此病,中国大陆的关节炎病人有1亿以上,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由于目前正统医学中还没有能彻底根治的办法,对关节炎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就必须了解一些关节的知识.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照关节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②】      ,可将组成关节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经常锻炼还能使它增厚,增加关节的牢固性.

(2)【②】的内壁可分泌      ,【①】      和【④】      表面覆盖有一层光滑的      ,可以增加关节运动时的      ,并可缓冲      

(3)患关节炎时,关节的【③】      内可能有脓液进入,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从而使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

(4)想一想,进行体育运动时,人体哪些部位关节容易受伤      【至少举出两个】.应当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避免受伤      

5、在一个草原上生活着草类、野兔、牛、羊、狼等生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等.分解者是            

(2)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随后野兔数量剧增,草场退化.引起野兔剧增的原因是      

6、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2)本实验的变量是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四校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