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如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内合成有机物或分解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根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C . 在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 D . 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最大时的温度
2、如图为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情况。请据此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温度升高,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B . 温度升高,乙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变化很小 C . 甲植物较适合生长在热带地区 D . 乙植物则可以生长在亚热带地区
3、

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甲是“显微镜的操作”,该操作会使镜筒下降 B . 乙是“膝跳反射”,可进一步研究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的反射 C . 丙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D . 丁是“食物能量的测定”,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可增加试管内的水的量
4、如图物体的成分主要是有机物的是(  )

A . 铁制文具盒 B . 铅笔芯 C . 钢制直尺 D . 橡皮
5、

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建模,下列对图像的分析错误的是

A . 甲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 B . 若乙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C . 丙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Ⅳ→Ⅱ→Ⅰ→Ⅲ D . 丁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 ℃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5℃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停止
6、

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B . 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 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 . 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 , 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7、衢州府山公园里的爱心提示牌写着:“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其原因是(    )

A .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 .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C .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D .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8、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呼吸作用 B . 若③代表水分,②代表水蒸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蒸腾作用 C . 若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①代表氧气,④代表有机物 D . 此叶片在白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9、

据图所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表明,种群中具有抗药基因害虫比例A点比B点低 B . 乙图表示一个DNA分子 C . 丙图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量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D . 丁图可以表示人体经抗原刺激后,体内抗体量随时间的变化
10、

据图所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表明,种群中具有抗药基因害虫比例A点比B点低 B . 乙图表示一个DNA分子 C . 丙图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量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D . 丁图可以表示人体经抗原刺激后,体内抗体量随时间的变化
11、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时,常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成活率,下列措施及原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移栽前根部带一个土坨,可保护树木的幼根和根毛 B . 移栽前去掉一部分枝叶,可以减弱树木的蒸腾作用 C . 移栽后给树木输入营养液,可为根部提供营养物质 D . 移栽后保持较强的光照条件,可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

取A、B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结果发现B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三、探究题(共2小题)

1、

用天竺葵为实验材料,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某项探究活动:

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

步骤2:选择两片相近的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等量的清水(如图).

步骤3:光照4小时后,去掉塑料袋,将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

步骤4:叶片裙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水洗净后滴加碘液;洗去碘液,观察到盛水塑料袋内的叶片变蓝色,另一叶片不变蓝色.请回答:

(1)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      

(2)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是      

2、小科同学发现一个生活现象,道路两旁的红叶石楠春天长出红色的嫩叶,到了夏天,这些红色的叶片变成了绿色,小科猜想可能跟夏天的温度高或光照强有关.于是,小科决定探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他借鉴“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组别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处理方法

装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

(1)交流评价:学习小组同学对该实验方案讨论后认为,因为实验选材和环境条件设置没有控制好变量,该方案并不能探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请你对该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①对实验材料选择的改进是      

②甲组的环境条件应重新设置为      

(2)实验预期:假如光照对叶片变绿确实有影响,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四、综合题(共5小题)

1、

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硫酸铵)主要作用是    

(1)
A . 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 . 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 . 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3)一段时间后,由于植物具有      ,蔬菜茎叶会朝向阳台外生长,从而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

为“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

(1)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      

(2)写出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3)利用上述实验装置与材料,设计“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3、大量排放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暧已得到公认,控制大气中CO2含量刻不容缓。

(1)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      。大气中部分CO2会溶解于水,导致海水酸化,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科学家提出首先用某些溶液来吸收CO2 , 从而将CO2从工业尾气中“捕捉”出来,适合“捕捉”CO2的溶液有      。(写出一种)

(3)一些城市在大型建筑物的屋顶种植当地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来降温,从而减少空调使用,这种“绿色屋顶”可以降温的主要原因是      

(4)假定一台空调使用时的平均功率为2千瓦,我们每天少使用空调1小时,据表计算,一个月(以30天计),可减少CO2排放      千克。

项目

使用量

CO2排放量(千克)

家庭用水(米3)

1

0.93

家庭用电(千瓦时)

1

0.96

家用天然气(米3)

1

2.77

4、

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叶在29℃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      毫克。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      

(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      方。

5、

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

(1)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对种子消毒杀菌后,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      .几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现明显浑浊现象的装置是      (选填“A”、“B”或“C”)

(2)研究人员在晴天环境下,对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绘制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选填“P点前”、“P点”或“P点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