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人体正常体温约42℃ B .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C . 人步行的速度约4km/h D . 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1.8m
2、小明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路旁的树木 B . 小明背着的书包 C .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 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
3、同窗三年,同学们互相非常熟悉了,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声音识别同学的主要依据是(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声速
4、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 倒车雷达 C . 超声波清洗机 D . 真空罩中的闹钟
5、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 . 萘、水晶、食盐 B . 铝、石蜡、玻璃 C . 冰、沥青、松香 D . 铁、食盐、松香
6、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 春天,雾绕群峰 B . 夏天,雨笼山峦 C . 秋天,霜打枝头 D . 冬天,檐上冰凌
7、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B .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C .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D .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8、下列有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 B . 城市中巨大的玻璃幕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C .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 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9、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 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 .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 B . 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 C . 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D .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成的 B .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 . “汗”出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如图所示的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情景.当兔子回头看时,发现乌龟在往后退,兔子是以      为参照物.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      来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

2、工程上挖掘隧道常用激光束来进行准直,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雷雨天气,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      
3、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表演中晓雯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4、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下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是通过      传播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来的.(均选填“空气”、“水”或“水管”)
5、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下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是通过      传播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来的.(均选填“空气”、“水”或“水管”)
6、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仪,若某一时刻该仪表的显示屏显示50.6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如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

7、当洗手后,将双手伸在自动干手机的出风口下,自动干手机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使手上的水分快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因为这样加快了附近      ,并提高了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干手的目的.
8、冬天,用雪堆成的雪人,气温即使在0℃以下,时间久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种现象是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是因为融雪是      过程,需要      热.
9、中央电视台有一系列热播饮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展示炸油条、煎蘑菇用菜油;煮玉米、饺子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在烹饪时如果不小心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      时,要      大量热的缘故.
10、如图所示,是一种可以解决夏日汽车内高温问题的新产品喷雾剂“冰之宝”.当向车内喷洒该物质时,它会迅速      ,从而      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罐内物质是利用      的方法使其      装入罐内的.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要求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2、如图,地上的足球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上A点反射后进入小明的眼中,请画出此过程中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的大致位置.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夏天,持续数日的高温天气后,下了一场急雨,雨后,山林中升起飘渺的白雾.请分析说明白雾形成的原因.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在海面上有一只舰船,上面有一台超声测位仪,为了测出海底有多深,在水面竖直向下发一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反射波,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问:
(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
(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2、假期小华随妈妈去新玛特购物,之后乘坐出租车回家,到家下车时,司机给了他一张发票,如图所示,求:

(1)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小明通过百度地图查出热高乐园距他家约10km,如乘坐出租车以上述速度行驶大约从他家到热高乐园需要多少时间?

六、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如图1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      (选填“A”或“B”)刻度尺更准确些,其分度值是      mm.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刻度尺,正确的读数应为      cm.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2、小明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实验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选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比较上半段和全程的平均速度:vAB      vAC(选填“>”,“=”或“<”).
3、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图是      (选填“甲”或“乙”).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有关.
4、晓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2)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得结论:在反射现象中,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15°

2

30°

30°

3

60°

60°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此时,在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看到光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      
5、如图所示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将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还进行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试管中的固体粉末      
(2)试管内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书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3)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根据描绘的图线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      ℃,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混合”)态;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      (选填“快”或“慢”).
6、如图所示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