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共7小题)
①鸢飞 ②轩邈 ③短褐
④箪瓢 ⑤骈死 ⑥宫阙
① ,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②千里马常有, 。(《马 说》)
③《赤壁》中诗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 , 。
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
⑤《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是: ; 。
⑥《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共1小题)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共3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①是马也
②食马者
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请你展开想象,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①录毕,走送之
②俟其欣一哺
③寓逆旅
④皆被绮绣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甲]松风阁记(节选)
刘 基
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 1 ,叶细而条长,潇洒而扶疏 2 。故风之
过之,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 3 ,涤昏秽 4 ,旷神怡情,恬淡寂寥 5 。宜乎 6 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 7 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 8 ;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 9 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 10 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 11 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 12 ,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 13 ,祭首阳而以为清 14 也哉?
【注释】①楞(jiū):弯曲向下。②扶疏:枝叶繁茂。③黩(dú):忧。④昏秽:黑暗的和肮脏的东西。⑤寂寥:寂静。⑥宜乎:怪不得。⑦违:离开。⑧石漱(lài):沙石上的急流。⑨上人:和尚。⑩洋洋:快意的样子。 11 汩(gǚ):乱。 12 永日:度过漫长的一天。 13 高:品行高尚。 14 清:品行纯洁。
[资源链接]
①颍水:河名。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隐居在颍水附近,并认为尧的这种话弄脏了他的耳朵,就跑到颍水边上去洗耳朵。
②首阳:山名。相传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殷以后,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乙]南轩松
李 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①。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亩上教千尺。
【注释】①绵幂(mì):延绵覆盖。
①方舟上人为阁其下
②予尝过而止之
③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
④柯叶自绵幂
其 大 风 至 则 如 扬 波 涛 又 如 振 鼓 隐 隐 有 节 奏。
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
四、作文练笔与展示(共1小题)
请以“沉醉于 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