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九台市六台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河湖发展淡水养殖
B . 在内蒙古高原利用夏季高温的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C . 在西双版纳利用丰富的热量资源大量种植棉花
D . 在山地迎风坡利用降水较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水稻
2、“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是对王先生在外出差一周时间内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的描述.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
A . 我国跨经度广
B . 我国跨纬度广
C . 我国地形复杂
D . 距海远近不同
3、粤菜、川菜、湘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发源地分别是( )
A . 福建、四川、湖南
B . 广东、四川、湖南
C . 湖北、云南、河南
D . 河北、四川、河南
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赖的主要条件是( )
A . 资源丰富
B . 环境优越
C . 科技力量雄厚
D . 交通便利
5、一位中学生说他课余时间常去滑雪,他可能生活在( )
A . 广州
B . 成都
C . 上海
D . 哈尔滨
6、读“中国人口分布图”,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 . 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 . 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 . 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 .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7、台风对农业生产有利的一面是( )
A . 缓解旱情
B . 带来狂风暴雨
C . 风力发电
D . 形成洪涝
8、哈大客运专线(哈大高铁)已于2012年7月正式通车,它大大缩短了哈尔滨到大连的客运时间。如图为哈大客运专线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地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 (1)
A . 吉
B . 黑
C . 辽
D . 冀
(2)哈大高铁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 (2)
A . 华北平原
B . 塔里木盆地
C . 东北平原
D . 内蒙古高原
(3)图中阴影区所示的工业基地是( ) (3)
A . 珠江三角洲地区
B . 京津塘地区
C . 沪宁杭地区
D . 辽中南地区
9、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北端均在一个省,该省的行政中心是( )
A . 乌鲁木齐
B . 长春
C . 哈尔滨
D . 沈阳
10、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A . 上游地区
B . 中游地区
C . 下游地区
D . 河口地区
11、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由( )补给。
A . 雨水
B . 地下水
C . 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D . 湖泊水
12、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有( )
A . 跨流域调水
B . 节约用水
C . 防治水污染
D . 兴修水库
13、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 .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 . 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 . 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二
14、唐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上述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
A . 长江中下游地区
B . 华北平原
C . 云贵高原
D . 东北平原
15、读“四川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回答问题。
(1)该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1)
A . 水田
B . 旱地
C . 林地
D . 草地
(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 (2)
A . 属于平原地区
B . 年降水量稀少
C . 以水稻种植为主
D .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16、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陆位置
B . 季风影响
C . 地形因素
D . 纬度位置
17、读图,回答问题。
(1)吉林省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的是( ) (1)
A . 回族、维吾尔族
B . 哈萨克族、汉族
C . 满族、朝鲜族
D . 汉族、蒙古族
(2)与吉林省陆上接壤的国家是( ) (2)
A . 韩国
B . 朝鲜
C . 日本
D . 蒙古
(3)下列人们对于其所在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海南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夏季的白昼最长
B . 漠河人说:我们这里纬度最高,是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 . 西藏人说:我们这里海拔最高,是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
D . 新疆人说:我们这里位于西部边陲,每天最先看到日出
18、如图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
A .
B .
C .
D .




19、读漫画“美好的回忆”,漫画反映当地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
A . 过度放牧
B . 过度垦殖
C . 水土流失
D . 土地荒漠化
20、漫画“节水曲”反映了( )
A . 工业节水
B . 农业节水
C . 家庭节水
D . 水资源的浪费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是 (国家),B是 (国家),C是 (国家)。
(2)图中,数字①是 (海洋),②是 (海洋)。
(3)图中,甲是 (山脉),乙是 (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 省,其行政中心是 。
(5)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 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 省。
2、
读甲、乙两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基地:甲是 工业基地,乙是 工业基地。
(2)我国工业分布不均,从整体看呈现沿 、沿 、沿 线分布的特点。
3、
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 ,它是第 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乙是 (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 、 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