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煤油作燃料   B . 石墨作铅笔芯 C . 铝作导线 D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 Y可能是催化剂 C .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D . W和Z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32:36
3、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木材制桌椅  B . 冰融化成水 C . 蜡烛燃烧 D . 湿衣服晾干
4、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 . 最轻的气体是氢气 C . 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D .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二氧化碳
6、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


A . 烧杯 B . 试管 C . 蒸发皿 D . 量筒
7、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 .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 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 . 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
8、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 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受压变小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9、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 .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气体 C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 . 用燃烧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10、紫薯(见图)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铁、钙、硒等,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其中的钾、铁、钙、硒指的是(   )

A . 单质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元素
11、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大苏打、海波,是无色透明的单斜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醇.硫代硫酸钠(Na2S2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2 C . +6 D . +4
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 .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 .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给液体加热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1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将颗粒大小相同质量相同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B .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锌粒 C . 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生成气体质量的变化 D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生成二氧化锰质量的变化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

化学符号

2K

      

Mg2+

      

符号的意义

      

2个氮分子

      

氢氧化铝

2、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1)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反应物中属于化合物的名称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下面是某同学采用的几个实验装置示意图.

(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填字母)      
(2)B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是      
(3)C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大量研究发现,镓元素对诊查患头颈部癌症的病人很有用处.下图是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镓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者“失去”)电子,变成      (填“阴”或“阳”)离子.
(2)由图一可知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下列与镓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甲烷、乙醇和氢气都是常见的燃料.
(1)上述三种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2)乙醇的化学式为      
(3)将甲烷点燃,用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由此可证明甲烷中含有      元素.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使用氢气作燃料最突出的优点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甲烷、乙醇和氢气都是常见的燃料.
3、已知A为黑色粉末,B为单质,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写一种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填①分解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置换反应)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停止加热,主要是防止      
(3)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B或C作为发生装置,这两种装置相比,C装置优点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要收集较纯的甲烷,可选择D、E、F中的      .若用图G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则甲烷进入端为(填“a”或“b”)      
2、某同学拟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请协助完成下列表格。

(1)

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图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①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图1所示).


酒精燃烧,水没有燃烧


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②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分别剪下同样大小的一小片,分别放在放在薄铜片的中部(图2所示).


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



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③(1)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图3所示).

(2)将白磷放入80℃0热水中并通入氧气(图4所示).


图3中的白磷       


图4中的白磷        



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进行实验①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蘸水的棉花球也会燃烧起来,其原因是       .

(4)实验②中利用了铜片       .

(5)实验③中做两次实验的目的是       .

3、某同学拟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请协助完成下列表格。

五、解答题(共2小题)

1、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继发现青蒿素后又发明了双氢青蒿素.图示是双氢青蒿素片的部分说明,请回答:

(1)双氢青蒿素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      
(2)双氢青蒿素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3)双氢青蒿素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3片双氢青蒿素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mg.(计算结果精确到0.1mg)
2、某同学将40g的高锰酸钾样品(杂质无氧气放出)加热制取氧气,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后,停止加热,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6.8g.试求: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2)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