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①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正式赐予“大懒喇嘛”称号 ②清廷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③清政府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④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⑤清朝康熙时期,改土归流制度开始大规模推行,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世界著名品牌“老人头”引领了欧洲典雅与庄重的男装潮流。其商品标志(下图)是以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的头像为蓝本设计的。据所学知识判断,该人物的代表作是( )
①焚书坑儒 ②百家争鸣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八股取士
⑤文字狱 ⑥闭关锁国
①都是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②都反对君主专制,追求自由平等
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强调理性 ④前者是文明再生,后者是文明新生
①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②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③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④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政体
①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②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③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④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政体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材料:常熟蒋以化记述:“大户张(设置)机为生,小户趁(去往)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早餐与晚餐)计。”
材料一:达·芬奇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跳不出宗教神学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材料二: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三:近代以前的世界史,基本上是地区史或国别史的拼凑;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历史学家们无能,而是由于那时的世界尚未连成一片。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
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下图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一: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材料二: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