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常见的酸、碱和盐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

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映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B . PF有沉淀生成 C . G点溶液的pH>7 D . 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

如图是一瓶饮用天然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饮用天然水是纯净物 B . 该饮用天然水一定呈碱性 C . 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金属单质 D . 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至少含偏硅酸180μg
3、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 用浓硫酸干燥氢气 B . 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C . 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 . 用稀盐酸除去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
4、如表是生活中常见4种饮料及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这些饮料的组成、性质和用途表述错误的是(  )

名称

主要成分

雪碧

碳水化合物、水

苏打水(弱碱性)

碳酸氢钠、水

盐汽水

氯化钠、水

柠檬汁

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等

A . 雪碧是一种混合物 B . 4种饮料中,苏打水的pH值最小 C . 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适宜补充盐汽水 D . 喝适量柠檬汁有助于补充人体的维生素
5、

如图是四种常见饮料的pH,其中呈碱性的饮料是(  )

A . 可乐 B . 橙汁 C . 牛奶 D . 苏打水
6、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 .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 . 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 . 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7、现有10克CuO和ZnO的混合物,下列实验方案,不能确定CuO质量分数的是(  )
A . 将混合物与足量H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 B . 将混合物与足量CO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出NaOH溶液质量的增加值 C . 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 ,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 D . 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 , 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
8、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区分各种化肥一般先观察外观、溶解性,再观察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B . CO(NH22(尿素)、K2CO3、和Ca(H2PO42均可做氮肥 C . 在K2SO4中加入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D . KOH,KCl、KNO3都可以做钾肥
9、分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 测定溶液的pH D . a处进气收集H2
10、下列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该项操作是(    )

A .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预先留少量的水 B . 做中和反应实验时,事先在碱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 C . 闭合电路开关前,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处 D . 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
11、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导致1939万人饮水困难.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天然水一般是混合物 B . 酸雨的形成与大气中SO2等酸性污染物增多有关 C . 水中N,P元素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引起赤潮 D . pH=0的水溶液呈中性
12、利用无色酚酞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A . BaCl2、H2SO4、HCl B . NaOH,KOH,HCl C . K2 SO4、Na2CO3、KCl D . Na2CO3、NaOH,HCl
13、

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下图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NaHSO4的性质,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其水溶液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         B . 其水溶液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 .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 . 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14、某溶液由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Cl和MgCl2一定存在 B . NaOH、H2SO4和MgCl2一定不存在 C . HCl和H2SO4一定存在 D . HCl一定存在,NaOH、H2SO4一定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

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现有5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 HCl、H2SO4、BaCl2、NaOH、CuSO4 ,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则步骤②选用的试剂为      ;若加入的试剂③为Ba(NO3)2 , 则观察到      现象的为H2SO4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小科同学对实验中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猜想与假设】

①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②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2CO3溶液与FeCl3溶液会发生反应,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等现象出现;

②NaCl溶液和BaCl2溶液均呈中性.

(1)【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取少量固体于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2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3

取  △  于另一试管中,再加入少量FeCl3溶液

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

【解释与结论】

①请将步骤3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②步骤2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③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2)【交流与评价】小科同学把步骤3中的FeCl3溶液改成无色酚酞试液,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也可以确定该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你认为是否合理?      

得出结论:      

2、

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硫酸铵)主要作用是    

(1)
A . 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 . 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 . 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3)一段时间后,由于植物具有      ,蔬菜茎叶会朝向阳台外生长,从而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3、镁带在空气中放置几十天后表面变黑,有人认为这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也有人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认为这是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小柯进行了如下探究;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抽气,然后充入除去二氧化碳后的空气,再在两边用弹簧夹将装置密封,几十天以后观察现象.

(1)两个装置所盛放的液体分别是      和水.
(2)几十天以后,两个装置中的镁带表面都未变黑,于是小柯猜想,黑色物质可能是碳和碳酸镁的混合物,如果小柯的猜想成立,那么取黑色物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4、

元旦联欢会上,雯雯拿出一幅画(如图所示),表演了一个化学魔术。

(1)她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      

(2)她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及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分别是      

四、探究题(共5小题)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家中的物品来探究酸的性质,这些物品有:食用醋精、食品干燥剂、鸡蛋壳、牵牛花瓣、生锈铁钉、纯碱、pH试纸(带比色卡)、筷子.

【查阅资料】

(1)食用醋精中含有10%﹣15%的醋酸,呈无色;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2)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1)【实验探究】

实验

现象

结论

①将牵牛花汁液滴入醋精中

      

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②将生锈的铁钉放入醋精中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

酸能与某些       反应

③将碎鸡蛋壳放入醋精中

有气泡冒出

酸能与某些盐反应

④将纯碱放入醋精中

有气泡冒出

酸能与碱反应

(2)【反思与评论】

(1)小红想利用pH试纸进一步测定食用醋精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方法是      

(2)小明认为步骤④不能得到“酸能与碱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

(3)【实验验证】小明重新设计以下方案验证“酸能与碱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向食品干燥剂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

放出大量热

Ⅱ.向上层清液加入牵牛花汁液,再逐渐滴入醋精

 

      

(4)【拓展与应用】

(1)请你为食品干燥剂的包装设计一条注意事项:       .

(2)“醋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利用该原理,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课堂的精髓,借助科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生产或沉淀、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图甲,实验中      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

(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使反应现象外显可见.如图乙,通过观察      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向.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的原因是      

3、小明的爸爸在一块新开辟的荒地种植西瓜,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于是小明取土壤样本带到环保部检测。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缺钾,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下面是小明在环保部门指导下进行的实验探究:

材料:酸碱调节剂 钾肥 附近的土壤 新开辟荒地的土壤 大花盆3只  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苗若干

 实验过程:

 ①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

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

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

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细苗10株+酸碱调节剂

②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请回答:

(1)“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        的。

(1)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得出结论
(2)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后,对数据应如何处理?

(3)

请在右图中用柱形表示B、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

(4)小明建议爸爸在此荒地种植西瓜时,应追施适量的      (用化学式表示)和钾肥进行改良。

4、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产Cu(OH)2 , 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

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

③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OH)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4(OH)4SO4

(2)【获取事实与证据】

①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      

②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      

(3)【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      正确.
5、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掖,标签已模糊,为探究该溶液中的溶质究竟是什么物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小张同学先取该无色溶液少许,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色变红,此时可得出的结论是      

(2)

小王同学发现尽管试剂标签已模糊,但依稀可见“SO4”字样.于是,他设计了甲、乙两个方案,并分别取样品试验、记录相关现象.

上述方案中,能确定该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的方案是      

方案乙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作用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常见的酸、碱和盐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