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世界现代史)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

1、1920年苏俄(联)的工业总产量为一战前的13.8%,1925年为战前的75.5%,1926年已经超过战前工业水平8.1%。这一时期工业总产量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B . 新经济政策推行 C . 农业集体化政策实施 D . 一五计划的实施
2、1919年,凯恩斯评价某条约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这里的“最凶暴的行为”指的是(    )

A . 《凡尔赛和约》 B . 《慕尼黑协定》 C . 《北大西洋公约》 D . 《九国公约》
3、1945年11月20日上午,专门负责审判德国法西斯分子的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法院的正义宫宣布开庭。下列图片资料可以为此次审判提供罪证的是(    )

A . 屠杀犹太人的图片 B . 南京大屠杀的图片 C . 科索沃战争图片 D . 中东战争的图片
4、“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上述材料表明(    )

A . 二战开始爆发 B . 二战开始扩大 C . 二战进一步扩大 D . 二战即将胜利结束
5、

如图漫画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某一重大战役,该战役是(    )

A . 中途岛战役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 阿拉曼战役 D . 凡尔登战役
6、对如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变化(%)

国家年份

美国

西欧

日本

其他国家

1951年

48.60

20.80

1.60

29.00

1970年

37.83

28.60

9.50

23.87

A . 美国工业发展处于停滞 B . 欧共体成立促进工业发展 C . 日本所占比重上升 D . 其他国家所占比重下降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等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亚洲独立与振兴 B . 拉美独立运动 C . 非洲独立浪潮 D . 亚非拉的奋起
8、

如图所示一组漫画图片呈现的是某人的快乐生活片段,据此判断他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


A . 美国 B . 中国 C . 俄罗斯 D . 德国
9、“苹果手机的设计来自美国的苹果公司,触摸屏、闪存来自日本的东芝公司,应用处理器来自韩国的三星公司,相机组件来自德国的英飞凌公司,组装在中国的富士康完成。”这则材料最适合用于研究的内容是(    )

A .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B . 经济全球化趋势 C . 世界格局多极化 D .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10、科技文化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重要位置。下列选项中匹配正确的是(    )

A . 爵士乐──起源于非洲黑人音乐 B . 《格尔尼卡》──梵高 C . 《俄底浦斯王》──托尔斯泰 D . 浮力定律──牛顿

二、组合列举(共3小题)

1、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方能共赢。

(1)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成立。

(2)1993年,西欧国家成立了      ,各成员国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经济发展。

(3)2001年,中国加入了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国际会议的召开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风向标。

(1)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面对德国法西斯侵略,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这一政策在      会议上达到了顶峰。

(3)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      

3、一个个历史拐点串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

(1)俄国      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2)1990年      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广泛运用,而      技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三、辨析改错(共4小题)

1、1939年,德国突袭苏联,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2、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翻开了印度历史新的一页。(   )

3、二战后,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矛盾错综复杂,关键问题是印巴冲突。(   )

4、1955年,北约的成立,宣告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四、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

1、经济政策的调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苏联年轻的技术专家对西方先进技术进行了解剖、复制、仿制、改造。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材料二:他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该惧怕的是惧怕本身,……。”1935年,工业产量比1933年增加了14%,美国经济开始恢复起来,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导致出现“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美国的哪位总统?工业产量的变化得益于“他”在工业方面颁布的哪一部重要法令?

(3)美苏两国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2、经济政策的调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苏联年轻的技术专家对西方先进技术进行了解剖、复制、仿制、改造。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材料二:他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该惧怕的是惧怕本身,……。”1935年,工业产量比1933年增加了14%,美国经济开始恢复起来,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了。

3、

美苏是世界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当年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按照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的指示精神所写的“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该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并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对美苏关系的前途不抱希望,为苏联对美国采取强硬政策起到了论证和导向作用。

(1)图2反映了二战后期欧洲怎样的战争形势?1944年6月,美英等盟军进行的登陆作战地点位于图中?处(填字母),这次登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报告表明二战后美苏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相关的史实来说明尼古拉•诺维科夫对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判断是正确的。

(3)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认为影响美苏关系变化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

五、活动与探究(共1小题)

1、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全球通史》的有关目录,探究下列问题。

第四编: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第二十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第二十二章: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第二十三章: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第二十四章:走向战争,1929~1939年

第二十五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第二十六章:从大同盟到冷战

第二十七章:诸帝国的终止

第二十八章:两极分化的结束

──节选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目录及所学指出反映的“西方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目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4年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

(3)该目录反映了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安徽省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世界现代史)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