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6-2017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1-2节测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

A . B .    C . D .
2、水火无情,每个公民都应掌握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从着火的高楼逃离时,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①冲回房间,寻找自己的贵重物品;

②站立姿势跑出;

③伏低身子逃出;

④身上外衣着火,脱去外衣或就地打滚;

⑤乘坐电梯到一楼;

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出;

⑦从高层窗户跳出.

A . ③④⑥ B . ①③④⑤⑥ C . ②④⑤⑥ D . ②④⑥⑦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4、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医疗上用纯氧进行急救 B . 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C . 液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D . 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
5、稀有气体有着较广泛的用途,下列不属于稀有气体用途的是(  )

A . 充入灯泡中作保护气 B . 用来制作闪光 C . 用于医疗麻醉 D . 用来制造炸药和化肥
6、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 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旺 B . 增大氧气浓度,使燃烧更旺 C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燃烧更旺 D . 提高物质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7、据报道,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  )

A . 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 . 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 . 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 . 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8、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  )

A . a是铜,b是红磷 B . a是铜,b是木炭 C . a是汞,b是红磷 D . a是汞,b是木炭
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C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10、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列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产物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选  项

A

B

C

D

物  质

S

C

Fe

P

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

SO2

CO2

Fe2O3

P2O5

A . A   B . B   C . C   D . D
11、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用燃烧的方法除氧气,下列物质可使用的是(  )

A . 红磷 B . 木炭 C . 硫粉 D . 蜡烛
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 .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 C .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 .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3、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氮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氮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 . 清除可燃物 B .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装满水 B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气体 D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16、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 .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 .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17、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 . 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C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8、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反应结束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B .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C .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 用相同质量的反应物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空气中占体积分数为78%的是      ,占21%的是      ,还有      以及其他杂质。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8L氧气,大致需要空气      L。

2、关于空气的组成,从下列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3)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3、关于空气的组成,从下列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生活中许多变化都离不开氧气,如木柴燃烧和食物腐烂,它们都属于      (填“化合”或“氧化”)反应,但二者速度不同,前者剧烈,后者缓慢,请再举出一与后者相似的进行缓慢的变化:      

5、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有      ,是分解反应有      

A.镁十氧气 氧化镁           B.硫+氧气 二氧化硫

C.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十水    D.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十氧气

6、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      

7、“魔力蜡烛”可以增加生日宴会气氛,制造蜡烛时,在烛心中掺入镁粉(镁粉在430℃时能自燃)。每次吹灭蜡烛时,余烬会引燃烛心中的镁粉,产生火花,又重新点燃蜡烛。“魔力蜡烛”能“死灰复燃”,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8、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

 空气

 氨气

甲烷

氯化氢

氧气

 密度/g·L-1

 1.293

 0.771

 0.717

 1.629

 1.43

 溶解性

--

 极易溶

 难溶

 极易溶

 难溶

              

(1)标准状况下气体氨气的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

(2)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3)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2)请从以上装置中选出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一组发生和收集装置      (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4)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间是      

2、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①和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①      ,②      

(2)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水,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            ,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3、结合氧气性质的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A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2)B实验中集气瓶预先装满水,目的是      

(3)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4)C实验中潮湿的滤纸和水的作用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2016-2017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1-2节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