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能够再分
B . 打开试卷,能闻到油墨的味道﹣﹣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 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
D . 气体能被压缩﹣﹣分子之间有间隔
2、以下有关铁的变化,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判断,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 . 铁丝燃烧
B . 铁器生锈
C . 铁杵磨成针
D . 铁矿石炼铁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 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 . 二氧化硫浓度
B . 二氧化碳浓度
C . 二氧化氮浓度
D . PM2.5浓度
5、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H2SO4+2NaOH=Na2SO4+2H2O
B . SO2+2NaOH=Na2SO3+H2O
C . HCl+KOH=KCl+H2O
D . 2Na+2H2O=2NaOH+H2↑
6、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实验中黄钢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 .
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C .
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
实验中镁剧烈燃烧,产生白色、黑色两种固体,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7、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高锰酸钾、二氧化氮、氮气
B . 食盐水、过氧化氢、液态氧
C . 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
D . 氢气、固态二氧化碳、水银
8、茶中的主要成分多酚(化学式为C22H18O11),下列关于茶的多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茶多酚不是氧化物
B . 茶多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 . 茶多酚由2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D . 茶多酚中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2:18:11
9、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 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 , 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 . 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C . 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0、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 金和金刚石
B . 水和氨气
C . 汞和氯化钠
D . 干冰和硫酸铜
11、小明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的是( )
A . 2H2O中的“2”表示两个水分子
B . O2中的“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 . 2Fe中的“2”表示两个铁原子
D . Fe2+中的“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12、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性质不同,是由于元素组成不同
B . 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C . 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D . CO与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与CO分子构成不同
13、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 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 g 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⑥分子中C、H、O的元素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⑤
B . ①④⑥
C . ①③⑤
D . ①④⑤
14、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B .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 .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 .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铵根离子 ,②氦气 ③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
2、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铵根离子 ,②氦气 ③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
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 (填“最左边”、“中间”或“最右边”).
4、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知识,请回答:
(1)在家庭中区分软水和硬水可以用 ;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 .
(2)自来水中的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制得的:2Cl2+2Ca(OH)2=X+2H2O+Ca(ClO)2 , 则X的化学式是 .
5、可燃物燃烧一般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但镁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CO2灭火,因为镁还能在CO2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①CO2(CO) ②CO(CO2) .
7、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为世界上年产量最大的金属,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名称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简答题(共4小题)
1、根据题意解答
(1)工业上炼赤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金属铝较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①用酒精作燃料
②实验室常温制取氧气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倡导的一种生活态度,其中“减排”主要指的是什么?
(2)使燃料充分燃烧,也是节能的重要方面,要使燃料充分燃烧,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写出在实验室用A装置在试管口塞团棉花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 , 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如果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3)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 , 请简述操作步骤.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金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人类向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空气,石灰石和 ,
(2)如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形管的橡皮塞塞紧,U形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数天后观察到U形管内的a侧液面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请你提出一条防止钢铁锈蚀的合理措施 .
(4)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 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5)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溶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
2、金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